本文目录一览

1,要使用单反相机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光圈与景深的关系...测光,暴光,构图...以及快门速度等..之后就是仔细看单反相机附带的说明书..很详细的.
至少需要 会快门跟光圈组合 跟ISO 形成的进光量关系``
要掌握的大部分.在相机说明书中可以看到.. 在一方面就是要自己慢慢的熟悉与运用..

要使用单反相机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2,使用单反必备的几个基本技能都有哪些

需要了解构图 光圈 快门 iso 曝光 焦距 测光 对焦模式 焦段 等等等等
了解某个品牌的照相机的开关,调光圈,快门,焦距,懂得需要什么照片,需要怎么调光圈,有规律,小光圈大景深,大光圈小景深等等。。。可以去看一些摄影的书
对焦精准,构图合适,曝光准确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使用单反必备的几个基本技能都有哪些

3,摄影的基本常识有什麽

看了你写得,我大致了解了。你首先要有的基本常识就是: 1、知道什么是逆光、什么是顺光、什么是顶光、什么是散光、什么又是侧逆光等。应为照相全靠用光。 2、了解你所买的相机各功能运功,其中,最基本的就是ISO(感光度)F值(光圈值) 曝光值=AV+TV。 AV是光圈优先 TV是快门优先。AV控制光圈的大小,TV控制快门速度的快慢。如何调节AV ,TV,ISO来达到准确的曝光,三者之间的区别联系。 3、如果相机的功能都不能完全熟悉于应用,就不能摄影。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 综合以上,个人认为没有比熟读相机说明书,应用相机的功能更基础的了。

摄影的基本常识有什麽

4,相机的基础知识谁能介绍一下

现代照相术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墨子(公元前468~376年)在《墨经》一书中提到的小孔成象原理,以及元代赵友钦的针孔成象匣。在欧洲,16世纪著名画家达芬奇便发现:在一个房间的窗板上戳上一个小孔,然后关上所有的门窗,使房间变得一片黑暗,这时便可看到窗外的景色透过小孔,清晰地倒映在室内的墙壁上。这就是物理学上的“小孔成象”原理。后来其他画家把白纸挂在墙壁上,照着倒映着的线条复描,当画家移动挂在墙壁上的白纸与小孔的距离,便可将倒映在白纸上的图象放大或缩小,解决了当时复描图画技术上的一大难题。 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随着玻璃工业的发展,人们制成了平板玻璃、玻璃透镜。有人利用暗室小孔成象的原理制成一个暗箱,箱上装了一块凸透镜以代替小孔,箱子的另一头装了一块磨毛了的平板玻璃。凸透镜把投射进来的光线聚焦,人们用画笔在那平板玻璃上描画下各种大自然的景色。这暗箱,就是最原始的照相机。光学家为改善象质,在透镜上不断地做文章,就形成了一系列照相镜头,这就是现代人所称的照相物镜。机械设计师不断完善和改造那个笨重的木头暗箱,这就是现代摄影者所称的照相机机身。

5,关于选购照相机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一是明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二是学习了解一下相机基本分类、传感器尺寸、像素、镜头规格、配件拓展、操控设计、拍照和视频性能划分等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常识,三是在电商平台上查询型号和价格,确定数个备选机型,四是去相应的官网查看功能介绍、详细参数、样片和售后服务形式,敲定最终机型,五是实体店试机,试机没问题然后就可以购买了,实体店或者网店都可以,只要价格合理售后靠谱就行。
选择相机要根据感光元件大小、镜头样式、质量、光学变焦范围、光圈、iso、是否有手动功能、感光元件像素等综合考虑,尽量选择大ccd,潜望式镜头成像差1/1.65英寸ccd真实尺寸为7.38x5.54mm。入门单反感光元件尺寸:23.6 x 15.8 mm,全幅单反感光元件尺寸:35.9 x 24.0 mm 像素高并不等于图像好,不增加传感器尺寸只提高像素、超负荷传感器失去精确度,光线不良时易出现小斑点或奇怪的色彩。时尚选索尼,照相选尼康、佳能,索尼摄像机很好,相机一般,性价比低。卡片机超过1500就奢侈,低于5倍光变就低端aa方便、便宜,用2节另2节备用,4节充电aa才一百多,万一没电随便2节aa就行,锂电贵,万一没电没戏了,建议超霸、南孚高容量充电电池1、尼康s570 像素1200万 感光元件尺寸1/2.3英寸 光学变焦5倍 等效于35mm焦距28-140mm 约1500元光变范围大 广角好 锂电2、佳能a2000像素1000万 感光元件尺寸1/2.3英寸 光学变焦6倍 等效于35mm焦距36-216约1400元,升级版a2100约1700元3、理光r8 像素:1000万 感光元件尺寸1/2.3英寸原色ccd 光学变焦7.1倍 等效于35mm焦距28-200 约1600元富士j250 像素1000万 感光元件尺寸1/ 2.3英寸 光学变焦5倍 等效于35mm焦距28-140 约1100元塞上翁原创,版权所有,欢迎复制,助人为乐!

6,单反相机入门的常识是什么

初学数码单反相机的18个注意事项  1、用广角镜头拍出的照片四角发黑  主要是由于闪光灯覆盖面与广角镜头的视场角不匹配。老式闪光灯设计的闪光覆盖面大都只能与35mm的小广角镜头配套,28mm广角镜头的视场角比35mm镜头大12度,因此使画面四周受不到光而发黑。防止的办法有二条,一是在灯光上加散光罩,使闪光成为散射光,以扩大覆盖面;二是用白纱布蒙住灯头,让光线散射,使整个画面都能均匀受光。  2、画面影调模糊  在排除了相机无故障和手震等原因后,就要检查镜头是否被灰尘覆盖或被污渍染涂。如遇到这种情况,切忌用嘴吹或毛巾擦。应用吹气球吹去镜头上的尘土,再用镜头刷拂去杂物,最后用镜头纸擦拭,使镜片明亮如新。如仍有汗渍、指纹和油垢,就要送相机维修店用镜头清洁液仔细清除。  3、主体人物模糊,背景清晰可辨  有两种可能,一是手动对焦相机对焦时,焦点没有对着主体或是主体对焦后,在构图中又移动了位置,未重新对焦,使主体不在景深范围之内;二是使用自动对焦相机时,没有按快门“锁定”焦点再重新构图,使焦点在构图中向别处飘移。  4、团体合影照片前几排清晰,后几排模糊  凡是多排合影照,要保证每个人影像清楚,就要做到三点:一是选择性对焦。五排人合影,选择第二排的对焦;七排人合影,选择第三排人对焦。二是光圈不要设定太大,一般以f4-8为宜,以保证有足够的景深。三是快门速度不要低于1/60秒,以免有人头部转动使影像发虚。  5、胶卷没有曝光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傍轴取景相机拍摄时忘记揭镜头盖,取景器中景物清晰,但成像光线没有进入镜头,胶片没有感光。二是手动卷片的135单反相机装片不到位,卷片时没有注意看暗盒片轴是否在相应转动。由于片头滑脱,搬动卷片把手时,虽然快门上了弦,计数器照常计数,但胶片在暗盒中纹丝未动,计数器虽显示36张拍完,实际上没有一张胶片感光。  6、照片四角有黑影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遮光罩与镜头焦距不匹配。把50mm标准镜头的遮光罩用于28mm焦距的广角镜头就会阻挡进入镜头的光线。因标头的视场角为47度,而28mm广角镜头的视场角为75度。二是用28mm广角镜头拍摄时,原已在镜头上戴有一块UV镜,如再戴一块偏光镜的话,由于偏光镜是两片玻璃叠合而成,边框很厚,再加在UV镜的边框,必然遮挡进入镜头的光线,使照片四角发黑。用广角镜拍摄时如需用偏光镜,一定要先卸下UV镜后再装偏光镜,才能使画面均匀受光。  7、影调死白或晦黑,缺乏影纹层次  无论照片是黑白或是彩色,只有曝光准确,才能获得明快的影调和丰富的层次。照片死白是曝光过度;照片晦黑是曝光不足。机内测光系统是按18%的中灰反光率设计的,它可以使大多数景物曝光准确,色彩还原,但遇到某些特殊光线或景物,就需要在测光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如拍摄雪景如不增加1.5-2级曝光量,白雪就会成为灰白色;如拍摄煤炭,如不减少1.5-2级的曝光量,黑色煤炭就会变成深灰色。因为无论多么高级的相机,也没有思维功能,只会把一切景物千篇一律地按反光率为18%的中灰色调处理。  8、 用电子闪光灯摄的照片仍然曝光不足  原因有二:一是光圈设定过小。闪光灯的闪光速度一般都在1/1000秒以上,快门已失去控光作用,主要靠光圈大小控制曝光量。没有自动档的闪光灯拍照,要先计算光圈系数。二是闪光灯电力不足。新买的闪光灯要经过十余次的充、放电,让灯内电容活跃后再正式使用。旧闪光灯充电信号灯点燃只充了70%,在点燃10秒钟后才能真正充满电能,供正常使用。  9、单反相机用闪光灯拍出的照片,有半幅画面是黑影  这是由于单反相机的帘幕快门与闪光灯不同步所致。单反相机用闪光灯拍照,要注意相机的闪光同步(各相机速度不同)。  10、人像照片背景清晰艳丽,人物脸膛昏黑  一是逆光拍摄时使用了平均测光,又没有对人物面部补光;二是背景明亮(雪景、沙漠、海滩),使用了内测光推荐的数据进行曝光,背景曝光适度,人物曝光不足。对此有三种办法解决:一是用闪光灯对人物进行补光;二是在测光的基础上加大1-2级曝光量;三是走近人物对准脸部测光,“锁定”曝光量后(用测光记忆钮或改为手动曝光),再退回原位构图,对焦,拍摄。  11、团体合影,周边人物残缺  这有两种情况,一是用平视取景相机拍摄时忽略了视差,画面装得过满;二是使用单反相机虽无视差,但画面四周没留余地,扩印时四周压掉了一些画面,彩扩机只扩印出底片画面的95%左右。所以无论使用什么相机,构图时都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切忌人物顶天立地,塞满画面。  12、照片有划痕  如果是底片上有划痕,可能是两种情况造成的。一是大盘片分装卷使用的旧暗盒被污染,出片口绒布上夹有砂粒,划伤了胶片;二是相机背后的压片板上有毛刺,卷片划伤了胶片。使用分装卷前,最好把片头缩进暗盒,用吹气球和毛刷仔细对出片口的绒布进行清洁处理后,再引出片头使用。如相机压片板有毛刺,可用一小块0号砂纸小心地磨掉(注意不要磨伤压板上的漆膜)。  13、整幅照片影调偏蓝  一是色温很高造成的。阴天或薄云蔽日的天气,自然光色温高达7000-12000K,没有使用校色温滤镜;二是四周有茂密的林荫或巨幅蓝色广告、幕墙等环境反射光的影响。解决办法是在拍摄时,使用一块雷登85B降色温滤镜,如附近有蓝色环境光反射,尽可能移往开阔场地拍摄。  14、整幅照片影调偏橙红  以下3种情况都可能使照片影调偏红。(1)日光型彩色胶卷在灯光下使用,又没有使用雷登80B色温转换型滤镜;(2)早晚阳光的色温只有3200K,低色温造成橙红色调;(3)周围有巨幅红色广告或红色建筑物,反射红色光。  15、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时,背后投影浓重  机位闪光拍摄,如人物离背景很近,就会有黑色投影映在背景上。解决办法有三:一是人物离背景远一些,让投影落于地面;二是拆下闪光灯用软线连接进行侧位闪光拍摄;三是利用浅色的天花板或墙壁进行反射闪光拍摄。  16、使用闪光灯,人像眼球血红  红眼现象在弱光中进行机位闪光容易出现。原因是黑暗光线下,人眼瞳孔放大,闪光灯的强光突然照射,瞳孔来不及收缩,强光直射视网膜,视觉神经的血红色就会出现在照片上形成“红眼”。克服的办法有四:一是拆下闪光灯用软线连接进行侧位闪光;二是让被摄者目光不要直视照相机镜头;三是拍摄前让被摄者注视电灯、窗口等强光源三分钟或预闪一次再拍;四是使用有防红眼功能的闪光灯。  17、拍摄的电视画面上有快门条纹  我国电视系统每秒传送25幅画面,如果快门速度高于1/30秒,就会出现快门条纹。普通相机拍摄电视画面,快门以1/15秒为宜。  18、雪景影调灰暗,白雪不白  这是由于曝光不足造成的。雪天地面反光很强,测光表仍按18%反光率设定曝光组合,会把雪景还原成中灰调。如按平均测光或偏中央重点测光曝光,就欠曝1-2级,白雪就成为浅灰色调。防止办法是,按测光读数增加1-2级曝光量(开大1-2档光圈或降低1-2档快门速度)进行补偿。
我想买个单反相机,但是我跟不就不知道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去选择我应该算是个初级入门菜鸟级的吧,所以不知道该怎么去选择,看百度文库里面
真能复制,如同一本书。1、单反的结构;2、快门速度与光圈的关系;3、技术上的曝光准确。其他慢慢掌握,依序渐进,逐步提高。
入门常识就是对光圈。快门、ISO、白平衡这些基本概念的了解。认真看说明书就可以学到
没有什么专供初学者使用的单反相机 。你如果要买单反相机 ,你可根据你目前的经济状况适当地选购一台 不必考虑什么初学不初学 , 什么入门 不入门。 1、在选购时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品牌,因为各品牌之间的镜头不是相互通用的而且镜头和机身也是可以单独购置的。一但选择了某个品牌 , 一般来说,你将一直使用这个品牌。 因为如果机身今后要更新,你会舍不得原来的镜头,反过来也是一样。 2、在经济能力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买好点,正常情况下相机不是两三年就报废的你可以一直用下去 一直用到不可用为止。 所以我说没有什么专供“初学者”使用的单反,所谓“入门级”这算是商业语言,不必受它忽悠。 3、至于品牌,我看如果同价位,差别都不是很大,就象学习成绩08,09分到底谁好?个人认为你可以在 尼康、佳能、这几种中选择,我也不特别推荐哪种,因为它们都各有特色。 4、开始你也不要过多地考虑选择什么什么镜头,多考虑一些机身问题。先配个套头就行了 一方面它的价格低(性价比较高)先使用起来。 另方面,等你提高了,你懂多了,你也有主见了,那时再考虑不迟 。

7,数码相机的知识

单反相机 单反就是指单镜头反光,即SLR(Single Lens Reflex),这是当今最流行的取景系统,大多数35mm照相机都采用这种取景器。在这种系统中,反光镜和棱镜的独到设计使得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因此,可以准确地看见胶片即将“看见”的相同影像。该系统的心脏是一块活动的反光镜(如图浅蓝色部分),它呈45°角安放在胶片平面的前面。进入镜头的光线(如图红色光路)由反光镜向上反射到一块毛玻璃上。早期的SLR照相机必须以腰平的方式把握照相机并俯视毛玻璃取景。毛玻璃上的影像虽然是正立的,但左右是颠倒的。为了校正这个缺陷,现在的眼平式SLR照相机在毛玻璃的上方安装了一个五棱镜。这种棱镜将光线多次反射改变光路,将影像其送至目镜,这时地影像就是上下正立且左右校正的了。取景时,进入照相机的大部分光线都被反光镜向上反射到五棱镜,几乎所有SLR照相机的快门都直接位于胶片的前面(由于这种快门位于胶片平面,因而称作焦平面快门),取景时,快门闭合,没有光线到达胶片。当按下快门按钮时,反光镜迅速向上翻起让开光路,同时快门打开,于是光线到达胶片,完成拍摄。然后,大多数照相机中的反光镜会立即复位。 反光镜的这一必要的翻起动作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其他问题: 一、拍摄照片的瞬间,取景器会被挡住。由于被遮挡的时间只是刹那间的事情,因此这对于立即复位的反光镜来说并不是什么主要问题。但是,又引出了一些偶然性问题。例如,在使用频闪光拍摄时,将不能通过取景器看到频闪装置是否闪光正常。 二、反光镜运动的噪声。这在需要安静的场所这可能会成为重要问题。由于测距取景式照相机中没有突然阻挡光路的移动反光镜,所以不会产生这种噪声。 三、相机的震动,即由反光镜的翻起动作所造成的照相机整体的运动。假设用1/500秒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那么不必担心。这种震动不至被察觉。但是,如果以较低的快门速度拍摄一幅精确照片的话,比如在微弱的光线下使用远摄镜头进行拍摄时,这种震动对成像就可能很成问题。 除此之外,使用SLR取景还存在另一个问题。比如我们想使用f/32这样的小光圈进行拍摄,而光圈f/32允许进入镜头的光线是非常微弱的,这会导致取景器中看到的影像也很暗淡,可能会难以聚焦,甚至根本无法进行聚焦。 实际上,SLR的解决方案相当巧妙, 它会先使用镜头的最大孔径让我们完成取景和聚焦,按下快门时,镜头的光圈会立刻收缩到预置的孔径,完成胶片曝光,在曝光完成的瞬间,光圈又会开到它的最大孔径,准备下一次拍摄。 一、选择数码单反的几个理由: 数码单反相机的专业定位,决定了即使是面向普通用户和发烧友的普及型产品也拥有大量过人之处,这是许多发烧友选择数码单反相机的根本原因。我们可以把数码单反的专业特色归结成如下几个方面: 1、图像传感器的优势 对于数码相机来说,感光元件是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拍摄的效果,要想取得良好的拍摄效果,最有效的办法其实不仅仅是提高像素数,更重要的是加大CCD或者CMOS的尺寸。无论是采用CCD还是CMOS,数码单反相机的传感器尺寸都远远超过了普通数码相机。因此,数码单反的传感器像素数不仅比较高(目前最低600万),而且单个像素面积更是民用数码相机的四五倍,因此拥有非常出色的信噪比,可以记录宽广的亮度范围。600万像素的数码单反相机的图像质量绝对超过采用2/3英寸CCD的8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的图像质量。 2、丰富的镜头选择 数码相机作为一种光、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光学成像系统的性能对最终成像效果的影响也是相当重要的,拥有一支优秀的镜头对于成像的意义绝不亚于图像传感器的选择。同时,随着图像传感器、图像引擎和存储器件的成本不断降低,光学镜头在数码相机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对于数码单反来讲更是如此,在传统单反相机的选择中,镜头群的丰富程度和成像质量就是影友选择的重要因素,到了数码时代,镜头群的保有率顺理成章地成了品牌竞争的基础。佳能、尼康等品牌都拥有庞大的自动对焦镜头群,从超广角到超长焦,从微距到柔焦,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配套镜头。同时,由于传感器面积较大,数码单反相机比较容易得到出色的成像。更重要的是许多摄影发烧友手里,一般都有着一两只,甚至多达十几只的各种专业镜头,这些都是影友用自己的血汗钱购买的,如果购买了数码单反相机机身,一下子就把镜头盘活了,而且和原来的传统胶片相机构成了互相补充的胶片和数码两个系统。 3、迅捷的响应速度 普通数码相机最大一个问题就是快门时滞较长,在抓拍时掌握不好经常会错过最精彩的瞬间。响应速度正是数码单反的优势,由于其对焦系统独立于成像器件之外,它们基本可以实现和传统单反一样的响应速度,在新闻、体育摄影中让用户得心应手。目前佳能的EOS1D MARKⅡ和尼康D2H均能达到每秒8张的连拍速度,足以媲美传统胶片相机。 4、卓越的手控能力 虽说如今的相机自动拍摄的功能是越来越强了,但是拍摄时由于环境、拍摄对象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因此一个对摄影有一定要求的用户是不会仅仅满足于使用自动模式拍摄的。这就要求数码相机同样具有手动调节的能力,让用户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调节,以取得最佳的拍摄效果。因此具有手动调节功能也就成为数码单反必须具备的功能,也是其专业性的代表。而在众多的手动功能中曝光和白平衡是两个重要的方面。当拍摄时自动测光系统无法准确地判断拍摄环境的光线情况和色温时,就需要用户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进行判断,通过手动来进行强制调整,以取得好的拍摄效果。这也是数码单反专业性的体现,如EOS10D能够以每次100K为基准调整色温值,帮助使用者得到最佳的效果。 5、丰富的附件 数码单反和普通数码相机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它具有很强的扩展性,除了能够继续使用偏振镜等附加镜片和可换镜头之外,还可以使用专业的闪光灯,以及其它的一些辅助设备,以增强其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比如大功率闪光灯、环型微距闪光灯、电池手柄、定时遥控器,这些丰富的附件让数码单反可以适应各种独特的需求,而普通的数码相机则大大逊色。 补充:数码单反技术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数码单反相机。说白了,数码单反相机就是使用了单反新技术的数码相机。作为专业级的数码相机,用其拍摄出来的照片,无论是在清晰度还是在照片质量上都是一般相机不可比拟的。这些都是单反技术成就了数码单反相机的高性能。 单反,也就是单镜头反光。采用这种技术的照相机只有一个镜头,这个镜头既负责摄影也用它来取景。这样一来就能基本上解决视差造成的照片质量下降的问题。而且用单反相机取景时来自被摄物的光线经镜头聚焦,被斜置的反光镜反射到聚焦屏上成像,再经过顶部起脊的“屋脊棱镜”反射,摄影者通过取景目镜就能观察景物,而且是上下左右都与景物相同的影像,因此取景、调焦都十分方便。在摄影时,反光镜会立刻弹起来,镜头光圈自动收缩到预定的数值,快门开启使胶片感光;曝光结束后快门关闭,反光镜和镜头光圈同时复位。这就是相机中的单反技术,现在的数码相机采用这种技术后就成为了专业级的数码单反相机。 单镜头反光的取景方式基本上就意味着专业定位,这也注定了数码单反相机的专业道路,即使是面向普通用户和发烧友的产品也拥有大量过人之处
你好! 以目前市场上热卖的两款机型为例: “佳能ixus 115 hs”vs “索尼w570”。 佳能ixus 115 hs目前的价格为1146(京东网上商城)~~1280元(各地电脑、数码城)。 索尼w570目前的价格为1338(京东网上商城)~~1280元(各地电脑、数码城) 与索尼w570对比,ixus115 hs 具备的优势项目: 1、可拍摄1920 x 1080的全高清影片(索尼w570只能拍摄1280 x720的标清影片) 2、新增了佳能的“hs高感光度系统”,成像画质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夜景拍照时,抑制噪点的能力提高了50%,能拍摄到更“干净”的夜景照片。(索尼w570没有此配置) 3、感光元件升级为感光度更灵敏、成像画质优秀的“高感光度cmos(背照式)”。(索尼w570配置的是普通ccd)。 4、镜头广角为28mm,比索尼w570镜头的34mm广角更大,同等距离上能拍摄到更宽阔的场景。 5、索尼w570镜头为5倍光学变焦,略优于佳能ixus 115 hs的4倍光学变焦,但差距微少。 6、索尼w570高达1610万的像素并不是好事情 --- 在感光元件面积尺寸一定的情况下,配置像素有一定的极限值,如果超出这个极限值,感光元件的会产生电子热漂移效应等不良影响,反而会导致成像画质下降。 家用数码相机使用的感光元件(ccd)目前最大面积只不过是1/1.7英寸左右。就目前的制造工艺水平来说,在此面积大小的ccd上,设计为1200w像素以下是恰如其分的。有部分新机型升级到了1500w像素,已经属于开始超出ccd的像素容纳极限了。 参考一下,关于“背照式cmos传感器”: 与普通ccd传感器相比,背照式cmos传感器通过向没有布线层的一面照射光线从而避免了金属线路和晶体管的阻碍。背照式cmos传感器在灵敏度(s/n)上具有很大优势,感光能力号称是过去同尺寸传感器的两倍。   正是由于背照式cmos传感器的这些优势,搭载了此款产品的数码相机通常具有以下优势: 1:拥有更高的宽容度(可以被理解为高光部分不容易溢出、而低光部分不容易欠曝)2:拥有更快的数据吞吐率(通常都支持高速连拍、甚至全高清视频拍摄)3:拥有更佳的低光照成像能力(高感光度下,比如拍摄夜景的成像画质大大优于传统产品) 所以,背照式cmos就当前来说,已经足以被当作是“高画质”的代名词了。 而佳能ixus 115 hs,就是一款配置有“背照式cmos”的数码相机。 所以,毫无疑问应该选择配置了成像画质优秀的“高感光度背照式cmos(感光元件)”的“佳能ixus 115 hs”。

文章TAG:照相  照相机  相机  入门  照相机入门基础知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