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雪山摄影需要多少焦距

雪山拍摄一般都是远景的这个焦距段儿还可以自动调节的。也就是景深过大一些,常规设的11以上吧,因为雪山还是有反光的。速度在光圈儿的11以上会自动调节,ISO在100。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雪山摄影需要多少焦距

2,单反拍摄雪山有什么技巧

拍雪山要注意曝光问题,一般大面积的雪会引起曝光不足,拍摄时要经常观察直方图,适当的正补偿曝光值,领外日出光比较大时,最好用渐变镜减少画面光比,为后期处理打好基础。
搜一下:单反拍摄雪山有什么技巧?

单反拍摄雪山有什么技巧

3,5d3拍日出光圈多大什么测光

选用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或点测光,光圈控制在8--16之间,有条件夹片灰镜,也可以在测光的基础上负补偿0.3-0.7档
1、光圈越大,相机对焦系统不准确 就很容易不能正确和焦。要适当减少光圈。2、用实时取景拍摄,正确合焦后拍摄。

5d3拍日出光圈多大什么测光

4,拍远处的景物到底用多大的光圈合适

1.远景,你的光圈在不同,拍出一样的。2.是的,无限远都 一样清晰 ,只是F值越大,即光圈越小,近处可能会比大光圈清晰点。但,拍远处时,焦点最好不要放无限远。因为相机有个景深问题,所谓景深 就是对焦点前后清晰的范围。这范围是焦点的远处为近处的2 倍。这样,你的对焦点就应放在全景的靠 远处的2/3处,保证最大 的景深。如果你的对焦点放在无限远,虽然远景可以清晰 ,但浪费了相机的景深(无限远以处的景深没有用上)

5,请问拍摄风景到底用多大光圈合适

按常理拍摄远处风景(范围比较广的)该用小一些的光圈以更好的表现细节 其实要明白为什么我们在拍风景的时候一般用中小光圈: 1. 我们需要足够的景深,缩小光圈可以加大景深 2. 镜头都是大光圈和小光圈画质差,中等光圈画质最好 知道了以上两点以后,在拍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平衡光圈和快门的关系,因为有时候如果选择中等光圈,往往快门速度就低于安全快门或者太慢了,抖动带来的模糊的影响远远大于光圈的影响,而前面提到的景深,则不光是由光圈影响的,可以调整对焦点的位置同样改变景深,所以大光圈拍风景是平衡的结果。当然也有很多人不会拍,随便调的参数,那是另当别论

6,拍风景适合用光圈是多少的镜头70200的镜头适合拍什么

风景一般要求最好锐度。所以一般看你镜头的最佳锐度在哪里就用哪个。目前镜头最佳锐度都是在F5-F10之间。所以一般选择F6-F8基本不会错。70200镜头适合拍摄一些距离较远的人物或者动物的特写。因为包含人像焦段,所以可以用来拍人像。
长焦镜头可以拍摄长焦的风景,风景的压缩感很强,可以充分体现景观的线条 光影效果,构图的形式会很多。而且长焦镜头可以把画面拉的更近,同一风景下可以拍摄多张照片来体现各个细节,不像广角镜头一张就可以寥寥概括。长焦和广角都是风光摄影必不可缺的镜头。风光片是不讲究虚化的,所以用的最多的像f11—f16的小光圈,为了增加景深和锐利程度。70—200 f4的长焦变焦镜头,包含了拍摄人像的焦段,不过由于光圈不是很大,所以比较适合拍摄长焦的风光片。人像和风光兼并最合适的镜头,就只能交给70—200 f2.8了。

7,拍日出我的光圈最好是多大 色温多少k 合适呢

基于日出时刻的特殊光线特征,用相机实际拍摄时候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1、色温的控制:人们对日出、日落的视觉印象是橙黄色和金黄色的,但是如果用与日出、日落时色温相一致的色温档拍摄,常常会把太阳拍摄成一个明亮的白色的或淡红色、淡黄色的球体。为了在画面上再现出人眼在生活对太阳的视觉印象,在调整白平衡时可用5600K色温档。由于5600K色温片有利于低色温光线通过,较多地阻止了高色温光线通过,在日出、日落时刻可以使整个画面偏暖,夸张橙红色调,使太阳本身的颜色呈现为橙红色或金黄色。  拍摄日出时不容易找到5600K的光线调白平衡,可采用提前一天在5600K的阳光下调好白平衡,通过摄像机内白平衡记忆功能保持机内的白平衡不变,第二天黎明时不再调整白平衡直接拍摄的方法。也可以采用5600K人工光照明白平衡调整的方法进行拍摄。  拍摄日落是可以采用改变白平衡基准——即改变白平衡板颜色的方法,提高摄象机对低色温光线的记录能力。如用湖蓝色或淡蓝色板调节白平衡,可以使白平衡不“平衡”倒向低色温这一边,画面色调偏于橙黄色,这种色调刚好是日落时的理想色调。采用这种方法实际拍摄时最好使用监视器现场观察偏色的效果。  控制色温还可以采用直接在镜头前面加各种颜色的滤色镜的方法。  2、暴光量的控制:拍摄以太阳为主体的画面,暴光量最好以太阳周围的天空亮度为基准。这样既可以不因光圈过于缩小而影响地面景物的暴光,也可以保证太阳周围富有特点的云层、霞光等有一个准确的暴光,表现出最佳的层次。当然这种方法以手动光圈为先决条件的。  3、当太阳作为主体形象处于画面中时,镜头不宜做剧烈的运动,特别是镜头的摇动和横向移动。否则明亮的太阳就会在画面中形成彗尾现象,破坏画面的造型效果及清晰度。  4、在拍摄日出日落时,如果阳光光线过强、镜头又长时间的对着太阳,是很容易烧坏摄象机的摄像管的。因此在拍摄的时候要小心谨慎。怎样才能防止烧坏摄像管呢?有两种方法:  第一,相机用自动光圈档将画面从一个较暗的地面景物漫漫向太阳的方向移动,如果太阳还没有进入画面,光圈已缩至最小光孔F22时,说明此时的阳光过强还不能拍摄;如果将太阳移向画面,光圈没有收至最小光孔,说明摄象机能够承受太阳光的强度拍摄。  第二,用双眼盯住太阳,如果不到1秒钟,眼睛就被太阳晃得睁不开眼睛,说明此时的光线过强,摄象机不能对着太阳拍摄;如果眼睛盯住太阳能停留3秒以上,说明阳光的光线已经弱了,摄象机对着太阳已不会烧坏摄像管了。  此外,日出、日落期间光线效果复杂,有些光效很难捕捉到,因此,我们拍摄之前必须作好充分的观察、设计和准备,到了拍摄的现场必须抓紧时间进行抢拍。如果画面中人物与太阳同时出现,由于反差太大,人物往往处于剪影或者半剪影状态。如果画面中不出现太阳,只出现人物,那么采用顺光、顺侧光等角度仍可对人脸细部进行较好的表现。
使用较小光圈,色温9300k即可。1、使用较小的光圈,防止快门速度不够快而造成过曝,当然,小光圈拍摄也是风光照片的常用手段;2、正常测光并且增加1-1.5EV的曝光补偿,一般就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3、也可以对夕阳上方进行点测光,并且增加1EV左右的曝光补偿;4、为了防止镜头产生眩光,尽量使用遮光罩,并且取下不必要的滤镜;5、如果是傻瓜相机,一般有专门的“落日模式”,可以使用此模式拍摄。6、使用平均测光,再根据需要增减EV值,可考虑进行包围曝光;7、品红滤镜可以加深天空的紫色调,当然,到了数码时代,这都可以在后期处理时实现;8、遇到快速移动的云彩时,可以使用较小的光圈和较长的曝光时间来体现一种动感。
色温主要与白平衡有关平衡色温为的是是照片整体不偏色 曝光参数应该是光圈 快门 感光度吧 这三个互相牵制 又各有不同 光圈就是镜头上的同光孔的大小由大到小是f1 f1,4 f2 f2,.8........f64.(好像是) 快门就是控制让光进入的时间1s,.2(1/2s),4(1/4s)......... 感光度(iso)64 100 200........ 通光量一定时 低一档快门 就要高一档光圈或感光度 光圈有涉及到虚化背景以突出主体的作用 所以拍人像一般用大光圈 (根据某些前辈的经验 镜头的最大光圈缩小2挡画质最好) 快门又涉及到手抖动问题 手持的话快门应大于30 感光度有涉及到噪点问题 感光度越高 噪点越多 这只是一小部分 更多的东西还需要你从不断的实践中逐渐积累 呵呵
色温:当某一光源所发出的光的光谱分布与不反光、不透光完全吸收光的黑体在某一温度时辐射出的光谱分布相同时,我们就把绝对黑体的温度称之为这一光源的色温。 光圈:控制进入物镜光量的光栏装置就是光圈。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呈多边形或近似圆形。
光圈推荐越小越好,防止模糊色温尽量低,显得红

文章TAG:雪山  日出  多少  光圈  雪山日出多少光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