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几个摄影小技巧

第二条法则不对吧?iso100 1/100 F11根本没法拍月亮,亮度太低。

几个摄影小技巧

2,摄影技巧有哪些

摄影是一门技术,同样也是经验的积累。下面是无数摄影师的经验汇聚而成的十二条最经典、最实用的摄影技巧,将其熟记于心,将帮助你应对很多难以掌控的拍摄场景,推荐收藏。 1.阳光十六法则 “阳光十六法则”是在没有测光表时,正确估算日光下曝光数值的方法,所以这条法则只有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适合使用。将光圈设为F/16,快门与ISO同步,或者略快。如,ISO设为100时,快门应该设为1/100秒(1/125秒)。所以,根据这个法则,在海滩上摄影时,应该使用F/22光圈,在多云时应使用F/11光圈。 2.月光11、8和5.6法则 如果你想拍摄月亮,那么这里有一条很好的法则。快门与ISO同步的时候,拍摄满月用F11光圈,弦月的时候用F8光圈,新月则使用F5.6光圈。 3.相机抖动法则 当你手持相机拍摄时,快门的速度不能小于镜头焦距的倒数。如果快门速度越慢,那么拍摄抖动时就越可能降低锐度。如果用50mm焦距的话,快门就要达到1/60秒以上为宜,只有当环境实在昏暗时,用闪光灯、脚架或者把相机放在硬物上防止抖动。 4.灰板法则 18%中灰版 随身携带18%中灰板是拍摄的利器。可是如果身上没有灰度板怎么办呢?可以将手掌摊开面向阳光,对手掌进行测光,然后加一档曝光。 5.景深法则 后景深是前景深的2倍 当被摄物体比较深的时候,应该对焦点选择在景深的前1/3处,因为这样,对焦点后的景深是之前的2倍。各种光圈和焦段组合都可以使用这个法则。记住,光圈越小,焦距越短,距离被摄物体越远,景深就越大。 6.数码冲印尺寸法则 如果你想把你的作品打印成大尺寸的照片时,照片的尺寸不能大于数码图片的长宽像素各除以200,如果你对作品要求很高,那么至少得除以250。 7.曝光法则 在处理数码照片时,最普遍的法则是保证高光区曝光准确,低光区随他去。可是当处理负片,特别是彩色负片的时候,你最好增曝一档。 8.快速闪光输出法则 当你的相机不能自动输出控制的闪光灯时,将闪光灯的感光度设为胶卷的二倍。如果对主体测光,机身选择光圈整档,闪光灯设为同样的光圈。这样,照片的阴影区会比主体的亮度低一档。 9.闪光距离法则 这个法则很简单:距离乘以2,感光度乘以4。例如,你的闪光灯在ISO100时,有效距离为20米。如果你想使闪光灯的距离达到40米时,则需要提高感光度到ISO400。 10.像素翻倍法则 如果你想使数码相机的分辨率增倍,那么很简单,就是要像素翻两番。 11.捕捉动态法则 这条法则是根据角度与速度的经验公式而来的。如果物体沿着镜头的轴线运动你能够用1/125的快门捕捉下,那么它追至于镜头轴线的运动能用1/500秒捕捉下来。也就是说,如果物体沿镜头轴线称45度运动,只需要1/250的快门速度。 12.日落法则 拍摄落日时,要对落日上部测光,但是不能让太阳出现在你的取景器中。如果想让日落看上去比实际晚一小时,可以在曝光补偿中减1。
最好的技巧就是不用技巧
摄影技巧大全:http://www.ok1997.com/p/syjq.htm
这个问题太大了,不太好回答,只能给你说说大概吧,摄影技巧有构图,灯光布置,曝光组合,实在太多了,这几个是比较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想法和眼光!

摄影技巧有哪些

3,实用的摄影小技巧

■ 翻拍的照片原件要求  供翻拍的照片,要求强光部分和阴影部分都要有层次,既要有细致的影纹,也要有鲜明的色调,反差过大和灰暗的照片,都不适宜翻拍。如照片不干净,不平展,要重新用水洗烤干后才能翻拍。   ■ 翻拍陈旧的字画,文件  积存多年的文件,字画,古画,纸质变黄变黑,翻拍成的照片缺少反差,线条灰淡不明显如果加用深黄色滤镜,橙色滤镜,红色滤镜等,再增加暴光时间,所拍成的照片,则比原物更为清晰鲜明。   ■ 翻拍污染的字画 ,文件  字画和文件上染有兰色墨迹斑点或者格子线等,可以加用兰色滤镜翻拍。染有红色斑块的原件,可以加用红色滤镜消除。总之,加用哪一种彩色的滤镜,就能消除哪一种颜色。但是,在用滤镜时,滤镜的颜色密度比污染的颜色重些。  ■ 翻拍反面印字的文件   翻拍两面印字的文件时,往往把背面的黑字也翻出来,致使翻拍失败。如果在原件背面衬上黑纸,就能除去黑字。如果时一面印字的文件,则背面衬上白纸。   ■ 近距离翻拍技术  翻拍和原件大小一样的照片时,须按照测出的光值,增加四倍暴光时间。如测光为一秒,暴光应增为四秒。如原件比翻拍的底片大2倍,则曝光时间比测光增加1倍,如测的光值应曝光1秒,则增加为2秒。如原件比翻拍底片大6倍以上,则不须增加曝光时间。  ■ 翻拍油画   翻拍油画,要用柔和的光线,以减少油画表面发亮和不平的反光。小的油画,用间接光源,更能消除反光。加用偏光镜也有去反光的效果。如用灯光翻拍,距离不可太近。为了防止灯光不匀,可在毛玻璃上察看,来回改变角度,直到看不见反光为止。  ■ 在自然光下翻拍   1. 在室内,把原件钉在墙上或木板上,或放在地上都行。最好有两面的门窗,从45度两侧射入光线。如只有一侧的门窗,另一侧可用反光板或水银玻璃反光,使原件上受光均匀。  2. 在阳光下,用斜射的阳光,光线充足,对焦容易,可以快拍。也可加用反光板反光,但要防止有阴影。   3. 在散光下,可以不用反光板。最好地面有反光,但顶光不要太强,用三脚架慢拍,光圈可以收小,调焦准确,拍出的照片清晰度高。  ■ 人造光源下翻拍   用两侧的灯光翻拍,可以自由调动,清除反光和阴影。小原件用两盏灯,一左一右,大物体用四盏灯,一边两盏,从 45度照射到原件上。但不要过近。过近光度不匀,容易产生反光。翻拍不怕光弱,就怕不匀。如有翻拍的专用灯光装置和固定的翻拍机,更为便利。白天室内用灯光翻拍,要拉住窗帘,挡住门,防止杂光直射镜头。   ■ 翻拍用的镜头   翻拍的镜头选择没有像差分析力较强的镜头,以求得最佳的清晰度。使用前可检查一下,用与镜头焦距相同的底片,翻拍报纸,将翻拍的底片,放成和报纸一样大的照片,再查看中间和四角的字迹,如果全部都清晰就适合翻拍的要求。翻拍镜头的焦距,要和翻底的尺寸相符只能大于翻底,不能小于翻底。如6X9的镜头可以翻拍6X6的底片,而135镜头就不能翻拍6X6底片。   ■ 叠摄  叠摄就是再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曝光量相叠在一起。可分为相机固定和相机移动,两次曝光,多次曝光等多种方法。拍有背景的题材,每叠映一次,要缩小光圈一档,相机不能移动。如拍摄焰火时,背景全黑,可以移动相机,每拍一次就不必缩小光圈。  ■ 相纸染色   染色是把黑白照片染成有色照片.先把照片在普通漂白液中加以漂白,然后在放在0.1%的敛性染料中进行染色,染色时间,自10分钟以至几小时,根据要求的颜色浓淡而定.染色完成后,在水中充分漂洗,除去多余的染料.   ■ 底片涂红   涂红的作用是使底片上密度太薄的部分,在印像和放大照片时减弱或者阻止光线的通过,使照片上的阴影部分消除死黑,增加影纹层次;或者除掉不需要的细节,它和减薄底片起相反的作用,而取得同样的效果.   ■ 制作油画照片   选一张近似油画风格的底片,反差要大些,拍摄一张粗网纹罩影底片,透明度要适中,两底相重叠,即可制成类似油画形式的艺术照片。
注:聪哥写 很简单,看一看说明书吧
小技巧很多,请参照土豆网上的视频。你的拍摄题材是什么呢?

实用的摄影小技巧

4,相机照相技巧

数码相机拍照实用技巧6则 ■山东 黄家贞 即使你有传统胶片摄影的经验,在使用数码相机进行数字摄影时还是需要注意一些 问题,以使拍摄的照片更加完美! 1.小心取景误差 常见的数字相机的光学取景器是旁轴式的,从光学取景中看到的景物与镜头实际拍 摄的照片不是通过同一个光轴的,被摄物越近视差就越明显。光学取景器中往往有一些 近摄补偿标志告诉拍摄者大致的误差。使用LCD取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 是LCD的分辨率并不总是和相机的CCD成比例的,在我的测试中发现许多相机LCD上看到的 图像也不能在剪裁上与照片完全一致。如果你对所摄景物照片是否百分之百满足要求非 常关心,最好自己拍摄检查一下。 2.不要过分相信LCD 数字相机的方便性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它可以立即看到拍下的照片,如不满意可以 删除,马上重新拍摄。对于构图取景、用光等明显的问题当然可以立即发现,但对焦不 准、相机抖动等小毛病可能在分辨率很低的LCD显示屏上就看不出来了,所以不必迷信L CD。和使用传统胶片相机一样,拍到好照片的重要前提是拿稳相机、对准焦点。我们发 现有的相机LCD亮度和色彩还原都有些误差,从LCD上看到的拍摄结果与最终在计算机显 示器上的图像差异还不小。仔细比较几次之后用户就可以适应这种差别了。 3.保证相机稳定 数字相机的快门时滞往往大到接近1秒,许多人使用数字相机时按完快门就放下了拿 相机的手,结果在快门打开时相机在移动,得到了模糊的照片。使用LCD取景可以让拍摄 更加方便,但手一离开会不自觉地有些晃动,而且这种晃动往往不为拍摄者察觉。所以 如果你的数字相机有光学取景器,尽量使用它,把相机靠紧头部可以有效地减轻晃动-- 你还得到了附加的报偿:由于关闭了耗电巨大的LCD屏,相机电池的使用时间更长了。在 光线不好的时候尽量使用三脚架或其他支撑物,以保证相机在较长时间曝光时不会晃动 。 4.准确对焦 现在的数字相机都会自动聚焦,但机器并不能代替你做一切事情。数字相机的对焦 点一般位于画面中心,也就是说它会根据画面中心的物体位置调整焦点距离。如果你的 构图恰巧是主体偏离中心,那就需要先把相机对准主体,半按着快门之后再重新构图和 拍摄。在光线较弱或被摄物反差不大时我们发现有许多相机难以找到正确的焦点,这时 可以找一处和被摄物离相机相同距离而且反差较大的物体先对其聚焦,然后改变构图拍 摄。 5.用适当的分辨率 用户购买数字相机往往喜欢挑分辨率高的,也喜欢用相机的最高分辨率拍摄。其实 ,许多应用场合(如网页、照片打印等)并不需要200万像素的图片,这时使用较低的分 辨率可以让你拍摄更多照片,相机处理速度也更快一些。 6.用最优光圈 数字相机往往带有较大光圈数的镜头,在自动模式下相机的程序也倾向于使用较大 的光圈以缩短快门时间,防止震动。但摄影常识告诉我们,照相机镜头一般在从最大光 圈收缩两级左右时拍摄的照片效果最好。所以如果图像质量是你最关心的问题,可以使 用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把光圈从最大往下调小一些,往往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大光圈带 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景深小,也就是焦点前后的清晰范围小,使用小光圈可以扩大景深, 这一点在近摄时尤其明显。如果相机没有光圈优先功能,可以试着尽量提高环境亮度, 让相机自动选择较小的光圈或者使用闪光灯,图像质量也会有所改善。
实用的说很简单没什么技巧之类的,第一如果不会构图可以使用高分辨率在广角端拍摄,广角涵盖的范围大,即使构图失败在电脑上也可以剪裁合理构图部分,不要担心把片子拍烂,高分辨率剪裁完后一样清晰。 第二担心片子虚就多用广角端拍摄,可以有效的抑制抖动,如果可以走两步尽量不要用长焦端拍。 第三逆光时打开闪光灯可以拍摄很好的效果,并不用担心闪光会把人物爆的白白的,阳光或者高压射灯都比你的小闪光灯亮。 其他的都没什么必要了,只要记住数码相机的本质在于可以后期制作,多留些余地就不会产生烂片。
,但机器不能代替你做一切事情。数字相机的对焦 点一 摄。

5,一些实用的摄影技巧

给你提供一些日出和日落的摄影技巧吧  一、准备:选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使用合适的设备拍摄日出和日落。 大家都知道太阳东升西落,并从左向右地穿过天空。当你事先考虑好想拍出一定效果,例如 你想利用一块需出地面的岩石作为前景, 但太阳不是正好落到它的后面; 太阳会移到右边并 可能错过这块石头, 如果你的目的是当阳光洒落投射到这些岩石上时拍摄它, 你必须抢先移 到左边以便拍到理想的画面。  二、合适的季节:拍摄日出和日落的最佳季节是春、秋两季。这两季比夏天的日出晚,日落 早,对拍摄有利,在春秋云层较多,可增加拍摄 的效果。  三、云:云在拍摄中是自然的反光物体,它能传播太阳的红光,从而不断变化着作品的色彩 与构图。云彩也可以作为作拍摄的主要题材。但要注意观察当云遮住落日时出现的情况;光 线会从云后四处射做一从而使照片增加极为动人的效果。 当太阳刚刚升起时, 云会非常的明 亮,也是非常适合拍摄的。要注意观察,当太阳逐渐从这个亮边中间出现时,要抓拍。  四、倒影:拍摄水面倒影会使日出和日落的照片增色,平静的海面或湖面能反映天空中的景 物。呈现出如镜中一样的影象,而拂过水面的微风总是会扰动这种倒影。在水面上留下条更 加耀眼的光线,并从地平线到画面的前景之间勾画出一条光裕。当太阳渐渐下落时,这条光 路会延伸到你的眼前。  五、曝光:直接对着太阳,曝光读数总是不准。这样会导致画面上只有太阳,而其余部分却 曝光不足。 有两种方法能帮你确定合适的曝光读数。 一种是先让太阳处于取景器内的三个不 同的位置上,然后取这三个曝光读数的平均值。另一种方法是,直接采用你头顶上空拍摄时 的曝光读数。拍日出和日落,使用不同的曝光会产生不同的拍摄效果,因此可选评曝光读数 的上下各拍一摄一次(增加一档和缩小一挡) 。  六、镜头:用任何镜头都能拍摄日落。但如果太阳本身就是画面主题,要尽可能的使用长焦 距。在标准的 35 毫米幅面的画面上,太阳只是焦距的 1/100:如果是 50 毫米的标准镜头, 太阳的大小仅仅是 0.5 毫米,用 200 毫米的镜头.太阳的大小为 2 毫米,用 400 毫米镜头, 太阳为 4 毫米。一旦太阳开始下落,光线的亮度将明显下降,很快就需要你使用慢速度,用 手托举着长焦镜头,很不稳定。因此,当你拍摄太阳时,要准备一付三脚架。  七、光圈;当日落是作品的主题时,你应该更重视控制光圈的大小。用小光圈能使太阳呈现 星星状的效果,光圈越小,这种效果就越好。  八、眩光:直接拍摄太阳,会在镜头内产生脸光,从而使画面的反差严重失调,同时会产生 入射光线被镜头表面反射到胶片上而形成光斑线条。 高质量的遮光罩有助于限制眩光, 同时 使用最小光圈可减少这些光斑。 反差失调应绝对避免, 但由于镜头表面反射所引起的光斑线 条可作为作品的构图组成部分。 使用单镜头反光相机,会有这种光班效果,但使用其他相 机比较容易出现误差和毛病。  九、色彩的安排:当太阳在空中渐渐下落时,色温减低,形成暖色调。早在肉眼看到太阳呈 红色之前,它已经开始呈深黄色,然后是桔黄色,最后在胶片上呈红色。这种效果会使画面 增色,然而很少会有摄影家,能想起来改变一下实质上是错误的色调。对于要拍摄真实场景 的摄影家来说 82A 浅蓝色滤镜能去掉日出和日落照片中温暖热烈的色调。  十、注意保护你的眼睛:当太阳接近地平线时,透过取景器去观察,一般来说是安全的。太 阳在空中越高就越亮,这时直接观察太阳就越危险,尤其是用长距镜头观察更是如此。为安 全起见可用一段跑光或是冲黑了的胶片(一段 35 毫米长的小胶片就很理想)把它贴在取景 器上,你就能观察太阳并确定最佳构图。  后期处理: 1、用色阶或者曲线工具调整图像亮度和对比度,使图片明快起来。 2、要控制好整个黄面的色调,一般日出和日落的画面氛围是偏红黄的暖色调,在色彩平衡 里面, 分别对高光和中间色调做偏色处理, 然后色相和饱和度里面单独调整红色和黄色通道, 加强饱和度。 到此, 图片的氛围一般就出来了, 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可选颜色再做细微调整。  曝光口诀 艳阳十六阴天八 多云十一日暮四 阴云压顶五点六 雨天落雪同日暮 室内球场二秒足 客厅戏台快门八

文章TAG:实用  摄影  摄影技巧  技巧  超实用摄影技巧167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