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常见的摄影构图形式有哪些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常用的有三分法构图、斜线构图、高低中水平线构图、折线构图、s形构图等,需要慢慢练,不同场景能快速判断用什么构图,祝你成功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
主体凸显、引导线、层次感、光线运用。但从主体讲的话一般采用的是黄金分段法,引导线和层次感能够使照片的景色连贯、渐渐深入的功能;光线为了拍摄出理想的效果的必备条件。

常见的摄影构图形式有哪些

2,摄影构图有哪些技巧

一幅摄影作品的画面,大体可以分成五个部分:主体,陪体,背景,前景,以及空白。1.主体:是摄影师用以表达主体思想的主要形象,是画面的结构重心。照片中的主体,可以是一个对象,也可以是一组对象。即可以表现一个人,或是表现一件事物,甚至是一个故事情节。突出主体是摄影构图的重要也是首要任务。2.陪体:是摄影师用来烘托,陪衬,辅助主体来表达内容的形象。陪体要为主体起很好的说明,引荐,美化作用。通过陪体也可以更深入地阐述主体。但陪体只能起陪衬的作用,拍摄者在选择陪体,安排陪体的时候,不能喧宾夺主,因为我们要强调的是主体,所以除了主体,其他都是次要的。3.背景:是指在处于主体后面,衬托主体的景物。背景的主要作用在于说明主体所处的环境,突出主体形象,丰富主体的内涵。背景与配体一样,不可以抢眼过主体,只可以作陪衬,烘托主体的配角,否则我们就无法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4.前景:前景是指处于主体前面,作为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主体起烘托作用的景物。有效的利用前景可以加强画面的空间感,并对主体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5.空白:是照片画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出了实体对象以外,起衬托作用的其他部分。它虽然不是实体,但可以沟通画面上的各个对象,帮主拍摄者表达情感。很好的运用画面的空白可以在突出主体的同时创造画面的意境。五、构图的基本要素构图的基本要素包括:1. 线条结构2. 影调(色调):黑白摄影中的影调包括黑,白,灰,三种色阶;彩色摄影中除各种颜色外,也存在着黑白灰的色阶,并影响着色彩色阶的层次与过度。3. 透视:摄影透视最重要也是最经常运用到的形式是焦点透视和空气透视4. 平衡:也叫均衡。是摄影头途中各种造型因素配合构成的一种视觉效果,包括相对平衡和绝对平衡。5. 对比:包括影调对比、颜色对比、动静对比、虚实对比、形体对比、远近的对比、质感对比。
摄影构图与绘画构图有其相同之处,有些是可以相互借鉴的,但有不能完全代替,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独特的规律和原理,这是不能违背的,对于从事艺术创作活动的人,只有在他对所从事的那个艺术规律掌握的娴熟的时候,才能在创作实践纵横驰骋不“逾矩”。——引自《十三种摄影构图技巧》(参考: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cb5d6105530acf005c2fe0ca.html)

摄影构图有哪些技巧

3,怎样拍照构图

1、三分法则  三分法则的理论基础是,人们的目光总是自然地落在一幅画面三分之二处的位置上。尽量使主要的被摄体位于画面三等分线的焦点上,效果会比位于中心位置更好。牢记三分法则,努力在重点元素与空白区域之间寻找平衡,这样的照片才会成功。  这幅作品是三分法则的最佳例图,完美地体现了照片上的“九宫格”排列。把有力的元素安排在这些分割线上往往能起到平衡画面的作用,而最有力的元素则应安排在分割线的交点位置。  而在拍摄风光照时,运用三分法则将水平线置于三分位置上,这样的照片会具有最佳的视觉感受。如果兴趣点是大地或水面,地平线一般位于上部三分之一处。相反,如果兴趣点是天空,则可以把地平线置于下部三分之一处。总之,让主要部位占据绝大部分画面。  2、对角线法则  将画面的一条边平分,然后将其中一半再平分为三份,用直线连接其中几点,就构成了对角线通道。根据对角线法则,重要元素应该置于对焦通道上。  在成功的构图中,平衡和几何学扮演着关键角色。在这张照片中,我们能看到有力的引导线——胡杨——成为保持完美几何平衡的元素。注意这张照片中能够找到多少个三角形,它们由光线、阴影和被摄体构成。  只要构图得当,最简单的主体也能拍出漂亮的照片。关键就是利用有力的元素与空白区域构图几何上的平衡。  3、对称构图  对称的构图既可能非常乏味,也可能变得讨喜。关键就在于平衡。有力的线条和色彩,水平线和空白区域的位置都影响着最终结果。  这张照片,通过几何学的完美演绎,以公路为对称轴,两旁的草原与公路向远处延伸,加上蓝天白云掩映,形成一幅基于对称的颇富立体的画面。  4、巧妙构图  拍摄混乱的场景时,寻找能够将要表现的元素独立分开的方法。利用建筑结构或自然元素作为画框可以令画面避免混乱不堪。  露天市场,印度  世界是一个混乱的场所,摄影师正是用构图从这种换乱中挑选出自己需要的东西。在这张构图巧妙的照片中,窗格将一个混乱的场景分隔成了一个个独立的部分。这是一张值得反复品味的照片,相信你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  5、平衡构图  构图,就是用画框选择画面元素的过程。画框之外的东西,与画框之内的同样的重要。在构图中,最后要检查一下画面边缘是否有什么不该出现的东西。永远不要仓促行事。花时间仔细检查画面,然后拍下你最想表达的东西。
给邮箱,发个构图技巧给你。

怎样拍照构图

4,摄影构图有哪些种

摄影构图形式包括:竖式长方形、十字形、利用影子、三角形、方形、水平式、对比式、对角线、框式、布满式、节奏式、横长形、垂直式、S形、散点式、中心式、辐射形、交叉式、非对称式、圆形、椭圆形、对称式、井字形、黄金分割式。具体的看书吧,利用关键字网上搜索也行。摄影构图总是要确立对象,确立表现方式,必要时要进行二次构图。
一、形式美的构图形式 (1)九宫格构图 九宫格构图有的也称井字构图,前面以讲过,实际上属于黄金分割式的一种形式。就是把画面平均分成九块,在中心块上四个角的点,用任意一点的位置来安排主体位置。实际上这几个点都符合“黄金分割定律”,是最佳的位置,当然还应考虑平衡、对比等因素。这种构图能呈现变化与动感,画面富有活力。这四个点也有不同的视觉感应,上方两点动感就比下方的强,左面比右强。要注意的是视觉平衡问题。 (2)十字形构图 十字形构图就是把画面分成四分,也就是通过画面中心画横竖两条线,中心交叉点是按放主体位置的,此种构图,使画面增加安全感、和平感和庄重及神秘感,也存在着呆板等不利因素。但适宜表现对称式构图,如表现古建筑题材,可产生中心透视效果。如神秘感的体现,主要是表现在十字架、教堂等摄影中。所以说不同的题材选用不同的表现方法。 (3)三角形构图 三角形构图,在画面中所表达的主体放在三角形中或影像本身形成三角形的态势,此构图是视觉感应方式,如有形态形成的也有阴影形成的三角形态,如果是自然形成的线形结构,这时可以把主体安排在三角形斜边中心位置上,以图有所突破。但只有在全景时使用,效果最好。三角形构图,产生稳定感,倒置则不稳定。可用于不同景别如近景人物、特写等摄影。 (4)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是指把画面横分三分,每一分中心都可放置主体形态,这种构图适宜多形态平行焦点的主体。也可表现大空间,小对象,也可反相选择。这种画面构图,表现鲜明,构图简练。可用于近景等不同景别。 (5)a字形构图 a字形构图是指在画面中,以a字形的形式来安排画面的结构。a字形构图具有极强的稳定感,具有向上的冲击力和强劲的视觉引导力。可表现高大自然物体及自身所存在的这种形态,如果把表现对象放在a字顶端汇合处,此时是强制式的视觉引导,不想注意这个点都不行。在a字形构图中不同倾斜角度的变化,可产生画面不同的动感效果,而且形式新颖、主体指向鲜明。但也是较难掌握的一种方法,需要经验积累。 (6)s字形构图 s字形构图,在画面中优美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首先体现在曲线的美感。s字形构图动感效果强,即动且稳。可用于通用于各种幅面的画面,这就根据题材的对象来选择。表现题材,远景府拍效果最佳,如山川、河流、地域等自然的起伏变化,也可表现众多的人体、动物、物体的曲线排列变化以及各种自然、人工所形成的形态。s字形构图一般的情况下,都是从画面的左下角向右上角延伸。 (7)v字形构图 v字形构图是最富有变化的一种构图方法,其主要变化是在方向上的安排或倒放,横放,但不管怎么放其交合点必须是向心的。v字形的双用,能使单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单用时画面不稳定的因素极大,双用时不但具有了向心力,而稳定感得到了满足。正v形构图一般用在前景中,作为前景的框式结构来突出主体。 (8)c形构图 c形构图具有曲线美的特点又能产生变异的视觉焦点,画面简捷明了。然而在安排主体对象时,必须安排在c形的缺口处,使人的视觉随着弧线推移到主体对象。c形构图可在方向上任意调整,一般的情况下,多在工业题材、建筑题材上使用。 (9)o形构图 o形构图也就是圆形构图,是把主体安排在圆心中所形成的视觉中心。圆形构图可分外圆与内圆构图,外圆是自然形态的实体结构,内圆是空心结构如管道、钢管等,外圆是在(一般都是比较大的、组的)实心圆物体形态上的构图,主要是利用主体安排在圆形中的变异效果来体现表现形式的。内圆构图,产生的视觉透视效果是震撼的,视点安排可在画面的正中心形成的构图结构,也可偏离在中心的方位,如左右上角,产生动感,下方产生的动感小但稳定感增强了。 如果摄取内圆叠加形式的组合,可产生多圆连环的光影透视效果,是激动人心的。如再配合规律曲线,所产生的效果就更强烈,如炮管内的来复线,即优美又配合了视觉指向。 (10)w形构图 w形构图,具有极好的稳定性,非常适合人物的近景拍摄。其在背景及前景的处理中,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运用此种构图,要寻求细小的变化及视觉的感应。 (11)口形构图 口形构图也称框式构图,一般多应用在前景构图中,如利用门、窗、山洞口、其它框架等作前景,来表达主体,阐明环境。这种构图符合人的视觉经验,使人感觉到透过门和窗,来观看影像。产生现实的空间感和透视效果是强烈的。

5,摄影构图分为哪几种

常见摄影构图 1、变化式构图 把景物故意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边,能给人以思考和想象,并留下进一步判断的余地。富于韵味和情趣。常用于山水小景、体育运动、艺术摄影、幽默照片等。(参考:图1——图4) 图1 图2 图3 图4 2、垂直式构图 这种构图能充分显示被摄物体的高大和深度。常用于表现万木峥嵘的森林参天大树、险峻的山石、飞泻的瀑摩天大楼,以及竖直线形组成的其他画面。(参考:图5——图8) 图5 图6 图7 图8 3、对称式构图 这种构图的方式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及拥有特殊风格的物体。(参考:图9——图12) 图9 图10 图11 图12 4、对角线构图 这种构图方式是把被摄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的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于被摄主体发生直接关系。这种构图方式特点在于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参考:图13——图16)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5、向心式构图和发射式构图 (1、)向心式构图 被摄主体处于中心位置,而四周景物都朝中心集中的构图方式,能将人的视线强烈引向主体中心,并起到聚集的作用。这种构图方式具有突出主体的鲜明特点,但有时也可以产生压迫中心、局促沉重的感觉。(参考:图17——图18) 图17 图18 (2、)发射式构图 以被摄主体为核心,景物程向四周扩散放射的构图形式,可使人的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而后又有开阔、舒展、扩散的作用。常用于需要突出主体而场面又复杂的场合,也用于使人物或景物在较复杂的情况下产生特殊的效果等表现手法。(参考:图18——图20) 图19 图20 6、交叉线构图 被摄主体景物呈斜线交叉布局形式,景物的交叉点可以在画面以内,也可以在画面外。前者有类似十字型构图的特点,后者类似斜线构图的特点,这种构图能充分利用画面空间,并把视线引向交叉中心,也可引向画面以外。具有活泼轻松、舒展含蓄的特点。(参考:图21——图24)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7、平衡式构图 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参考:图25——图28) 图25 图26 图27 图28 8、S型构图 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首先想到使用“S”形构图。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参考:图29——图32) 图29 图30 图31 图32 9、三角形构图 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图形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这种三角形可以使正三角形,也可以是斜三角形或倒三角形。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均衡、灵活等特点。(参考:图33——图36) 图33 图34 图35 图36 10、水平线构图 水平线构图具有平静、安宁、舒适、稳定等特点。常用于表现平静如镜的湖面、微波荡漾的水面、一望无际的平川、广阔平坦的原野、辽阔无边的草原等。(参考:图37——图40) 图37 图38 图39 图40(文中图片均来自摄影无忌)
谢谢
还有 人物居中 上留白 下留白 对角线构图 前方留白 后方留白 ·····我说的这些 我想你应该能看明白
非常好,谢谢
人像摄影的公式构图法 1. 摄影构图法特写公式构图(公式1) 在拍照构图时,以人像为重点。通常在构图时以构图框的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m左右(以人像实际高度计算),构图框的下边,则与人像胸部位置上下约lOcm左右切齐。以此构图法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为漂亮而通俗的人像特写照片,是市面上常见、也颇受一般人喜爱的照片类型。一般明星照甚为多见。 2. 半身公式构图(公式2) 画面上仍以人像为主,构图时直构,并以构图框的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m左右(以人像实际高度计算),构图框的下边,则与人像腰部位置上千约lOcm左右切齐。以此构图法所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亦为漂亮而公式化的人像半身照片,也是市面上很常见很受大家喜爱的照片类型。 3. 摄影构图法七分身公式构图 (公式3) 画面上仍以人像为主,构图时直构,并以构图框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ra左右(以人像实际高度计算),构图框下边,则与人像膝盖部位上下约lOcm左右切齐。以此构图法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亦为漂亮而公式化的人像七分身照片,这是市面上最常见而且最受欢迎的照片类型。人像摄影的顾客,九成都喜爱这一构图。 4. 全身公式构图(公式4) 画面上仍以人像为主,而在构图时直构,并以构图框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ra左右,构图框下边,则是在人像的脚部以下约20cm左右切齐(以人像实际高度计算)。以此构图法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亦为漂亮而略带一点背景的人像全身照,是市面上颇常见的婚纱摄影的全身构图,尤其受顾客喜爱。
学习了,谢谢。

6,如何摄影摄像构图

  数码摄像构图的五大要点  您可能会经常发现,拍摄电影以及电视的工作者为了进行拍摄,常常挑选不同的位置,甚至连伏地、爬高也在所不惜。其实他们是在找寻一个适合的构图,因为这是突出影片主题的关键之一。您用数码摄像机拍摄录像也一样,需要一个合适的构图。下面是用数码摄像机进行拍摄时选择构图的要点。  1、构图立意要“准”。构图是为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创造结构形式的过程,要想出色地“构图”,必须深刻地“构思”。也就是说,每个镜头所要传达、表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内涵必须是非常明确而集中的,切忌模棱两可、不明不白,而应以鲜明的构图形式反映出凝练的主题和立意。  2、拍摄画面要“精”。当您拿起摄像机面对大干世界时,会发现被摄对象并不自然成画,它必须要求我们用取景框进行选择、提炼以至抽象、概括,才能从自然的、凌乱的物象中“提取”出一个优美动人的画面来。如图7,可以说,电视画面的构图,既需要摄像人员一方面牢牢地盯住主体,另一方面也要尽量避开妨碍主体的多余形象。如果画面中景物庞杂、零乱无序,就无法做到构图的简洁明快。电视画面也必须通过构图作出一定的艺术选择,用取景框给原来没有界限的自然划出界限。当拍摄宏大场面时,要加强镜头的逻辑性,内容的条理性,一个目标交代清楚之后,再转向下一个目标,切忌盲目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或者像钻迷宫似地瞎撞。  3、拍摄主体要“明”。画面所要表现的主体对象是否突出,是衡量构图的主要标准之一。构图造型的功夫怎么样,关键要看主体表现得如何。作为小屏幕、一次过的影片画面,必须正确处理好主体、陪体及环境等的关系,做到主次分明、相互照应、轮廓清晰、条理和层次井然有序。杂乱的背景会分散观看这的注意力,降低可视度,弱化主体的地位。拍摄前应该剔除画面中碍眼的杂物,或者换一个角度去拍摄,避免不相干的背景出现在画面上。要做到画面主体的突出和鲜明,构图时可以把主体安排在画面视觉中心的位置上,占据一定的面积,还要协调配置主体与陪体的相互关系等。  另外,当画面的主体只有一个时,应充分运用各种动态构图法,全方位表现主体形象,切忌呆板、无活力。例如,可以首先选好几条推拉路线和确定各个起幅、落幅画面,然后在拍摄过程中把不同的构图有机地串联起来,才能达到变化多姿,引人入胜的效果。  4、拍摄画面要“美”。我们常说构图要“美”,要想真正构画出“美”的画面,必须根据所拍摄内容的要求和现实条件的可能性,通过画面的空间配置、光线的运用、拍摄角度的选择,以及调动影调、色彩、线形等造型元素,创造出丰富多彩、优美生动的构图形式。这种画面构图的艺术表现力的培养,需要摄像人员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以使全面、扎实的技术功底与画面构图的造型意识结合起来,从而拍摄出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优美画面,使得画面更具有艺术表现力和视觉感染力。  5、色彩搭配要“优”。在拍摄中要注意一些抢眼的色彩,特别是红色、鲜黄色和深蓝色尤其会吸引眼睛的注意,画面中要避免出现跟主角没有关系但却会抢眼的色彩。且色彩平衡性良好,画面要有较强的层次感,确保主体能够从全部背景中突显出来。如穿黑色衣服的人不要安排在深色背景下拍摄。  另外,在拍摄时要注意处理好运动构图的关系。如果是没有人物的画面,作环境介绍和背景交待时,不论是起幅还是落幅,都应找出能够表现环境特色的主要对象作为构图的依据和画面运动的依据;如果是有人物(或其它运动主体)的画面,则应以人物为画面构图和画面运动的依据,摄像机的运动或者是跟随人物运动,或者是作出复杂的场面调度等等,都应根据内容或环境的特色,抓住主要因素的变化来变化构图。  摄像画面的构图是贯穿于摄像工作的始终,它开始于开机拍摄之前,结束于关机停拍之后。构图作为一个创作环节,是一种即兴性、个人化的工作,很难界定出具体化的、一成不变的原则和模式。只有多拍、多练,才能拍摄出具有艺术风采的影片。  三、摄像构图的原则  上面介绍的是数码摄像的构图方式,要想得到满意的构图,还需要掌握以下原则。  1、保持摄像机的平衡  在拍摄前保持摄像机处于水平位置,这样拍摄出来的影像不会歪斜,你可以以建筑物、电线杆等与地面平行或垂直的物体为参照物,尽量让画面在观景器内保持平衡。  2、保持单一主体的活力  当画面的主体只有一个时,应充分运用各种动态构图法,全方位表现主体形象,切忌呆板、无活力。例如,可以首先选好几条推拉路线和确定各个起幅、落幅画面,然后在拍摄过程中把不同的构图有机地串联起来,才能达到变化多姿,引人入胜的效果。以拍摄敲鼓演奏为例,您可以先从晃动的鼓槌开始,拉出成全景,然后数码摄像机左移、推上,通过鼓身与人构成的三角形空间拍演奏者近景。再左移,拍键盘上跳跃的手,拉成远景。这样主体形象通过全方位生动的表现,能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  3、保持多个主体的联系  当场景中存在二三个主体,而主体间又相互离得较远时,摄像机的视点不应凭空从一个目标跃向另一个目标,而应该寻找主体之间的有机联系,让观众的视点沿着“联系线”滑过去,避免因“断线”造成空节拍而破坏节奏的连贯性。  4、排除其它物体的干扰  在拍摄时要保证摄录像机与被拍摄的主角人物之间不会有人或有其他物体在移动。不要让一些不相干的人物一半在画面中,一半在画面外。如果你拍摄的是你无法控制的活动,那么,你不可能确保所有构图都很完美,但是你可以把你的拍摄主角安排在画面中的正确位置。同时把整个场景扫描一遍,把不要的景物排除在外。  5、画面要整洁流畅  当拍摄宏大场面时,有众多的重要目标可供拍摄,这时候拍摄顺序应统筹安排,要加强镜头的逻辑性,内容的条理性,一个目标交代清楚之后,再转向下一个目标,切忌盲目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或者像钻迷宫似地瞎撞。杂乱的背景会分散观看这的注意力,降低可视度,弱化主体的地位。拍摄前应该剔除画面中碍眼的杂物,或者换一个角度去拍摄,避免不相干的背景出现在画面上。

7,人像摄影构图方法有几种

人像摄影构图方法:1、正俯视一般拍美女,大家会比较避开从上到下的俯视,因为会把美女的头拍的大大的,身体压缩成奇怪的一团。但是,这样的角度也很特别,下图的女孩,无辜睁大的双眼和红艳的嘴唇,是否让你牢牢的记住了她?没有坏的视角,只有不会利用的摄影师。2、弱化主体我们拍照时总是想着如何突出主体,如何表现主体,而下面的图片刚好相反。模特置身于这样的环境,偏偏又穿着颜色相近的衣服,整个画面浑然一体,但是主体却依然清晰。所以说,即使主体弱化处理,只要环境简单,完全不影响表现反而透着一种和谐。3、刻意虚焦多数时候我们喜欢把镜头的焦点对着人的眼睛,但是现在,暂时当你的相机坏掉吧。把人充分当背景,试着去对准其它的小物件,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4、拍摄背影拍人像时,大多时候我们关心的是模特的表情,动作,以及身体姿态,然后被这些因素死死的束缚住了。不如,尝试一下,拍摄背景吧,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背影,再简单纯粹不过,却让人更加触动。5、面具游戏少女的梦总是很奇怪,丰富多变而且古怪离奇。让现实里去还原梦里的故事,带上面具,回想那种童话世界才有的梦之旅。你拍的是她,却又不是她!怎么样,很有趣吧,要不要试一试。人像摄影构图技巧:1、抢眼前景我们搭配前景的时候,总是要注意比例以及清晰程度是否遮挡了主体,是否影响了画面。其实想的太多,就容易拍出千篇一律的画面。下图的黑猫无疑很“失败”的遮住了女孩,但是配合整个画面孤独略显诡异的气氛,却刚刚好,可以说是点睛之笔。2、倒置构图好吧,即使是直挺挺的看着画面,其实,她想表达的东西,也未必能够完全表达出来。所以,玩点花样,把画面倒置一下,搭配夸张搞怪的嘴唇涂鸦,仿佛能看到一个叛逆青春的女孩正在表达自己的迷茫和不屑。3、超远景严格来说,下图不算是一副远景景别的画面,因为有序的树木距离镜头并不远,但是画面中的人物却远远的出现在路的尽头。这样一幅特别的图片,作为人像作品,是不是有几分难言的幽默和颠覆!4、特殊环境找一个一想不到的环境,拍一次意想不到的人像吧!模特置身水中,是否让你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事实上,只是很浅的水滩,但是把镜头放低,看起来,像是悬浮在水中,很美吧!5、遮挡面部拍多了直勾勾看着镜头的模特,哪怕眼神再美,也有些看腻了吧。不如尝试大胆的遮挡脸部,夸张的蝴蝶代替模特充满镜头,是否有几分童话色彩。
一、构图的基本技法 1. 妥当表现被摄主体。 方法:用光线的明暗,影调的灰白黑,色彩的冷暖来表现主体。 用近摄,特写来表现主体 控制景深,用虚实对比来表现主体 将主体置于视觉中心上比来表现主体 2. 强调视觉中心 用黄金分割法将画面分为九个部分,其中有四个分割点,这四个分割点就是视觉中心。 3. 画面的平衡 将画面中的景物合理安排位置,疏密,虚实,最终获得画面的稳定性,平衡性。 4. 角度的选择 (1)根据照相机拍摄方向的不同,会有: 正面拍摄(表现正面特征); 侧面拍摄(表现侧面的轮廓线条); 背面拍摄(表现主体所关注的事物)。 (2)根据相机拍摄高度的不同,会有: 平拍(无变形,正常拍摄), 仰拍(有夸大拉长的变形,表现向上,伸展,高大之意), 俯拍(有压缩的变形,显得压抑,表现反面时常用)。 5. 衬景的烘托 前景:处于主体前面的景象。 作用:装饰画面,突出主体,增加空间深度感。 背景:处于主体后面的景象。 作用:突出和烘托主体的形象。 背景处理方法: (1)背景与主体要有联系,以表明主体的地点或时代等特征。 (2)背景处理力求简洁,去掉与主体无关的东西。 (3)背景与主体在影调处理上要适当,要使主体有立体感、空间感、线条感。 6. 空白的运用 “空白”指与具体实物相对的空虚之处,可能是天空、冰雪、烟雾、水面、地面等等。 作用:联系画面上各景物,为画面增添韵味(多用于风景摄影中)。 注意:处理好空白要懂得虚实关系。只“实”不“虚”,将会给人以“胀满”、“拥挤”、“透不过气”之感;反之,将会给人“贫乏”、“孤单”的印象。 7. 线条的表现 线条在这里指的是景物的外轮廓线的形状。它是构图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是构图的骨架。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线条: a. 垂直线条。给人一种刚劲、挺拔、高耸的感觉。 b. 横平线条。给人稳定、广阔的感觉。 c. 弧型线条。给人以活跃、极富运动力的感觉。 d. 圆形线条。给人一种收拢、闭合、团聚、周而复始的回归感。 e. s型线条。给人以优美、柔和的感觉。 8. 影调的处理 影调就是不同亮度、不同色彩的景物影象,经曝光和冲片形成了不同的密度,再经过放大成照片后,在画面上产生了黑、白、灰等多层次的调子,便称之为影调。按影调层次的多少分: (1)软调:黑白过度缓慢,影调层次丰富,反差小。 (2)硬调:黑白过度较快,影调层次少,反差大。 按影调层次的比例分: (1)高调浅灰到白的影调层次在画面中占优势-----明快,淡雅。 (2)中间调深灰到浅灰的影调层次在画面中占优势-----影调层次丰富,质感、立体感强。 (3)低调深灰到黑的影调层次在画面中占优势-----深沉,庄重。 9. 剪裁的取舍 第一次剪裁:在拍摄过程中,通过取景器剪裁。(先天) 第二次剪裁:在照片上进行,将多余的景物剪去。(后天)。 二、构图的基本形式 1、横线构图 画面上景物或影调的变化,以及彩色摄影中色彩的变化呈水平横线的构图形式。 水平构图具有平稳、开阔、安宁的特征。多用于表现平展开阔的景物。 2、竖线式构图 以被摄物体的竖直线条组成画面的基本形式。可充分显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具有向上,挺拔的特征。 3、对角线构图 指景物的线条将画面相对的两角连起来的构图形式。这种构图形式有打破平衡的感觉,富于动感。 4、三角型构图 景物以三角形布局出现构图形式,具有坚实稳定的特点。 5、s型构图 画面上的景物呈s型曲线状的构图形式。这种构图形式可有效利用空间,并给人一种优雅、流畅、协调的感觉。 6、对称式构图 被摄主体位于画面正中,主体本身或连同背景均以中线为轴形成对称形式,具有庄重、严肃的特点。 7、对比式构图 将被摄主体和衬体运用对比的手法组织在一起的构图形式。要求主体和衬体之间有一定距离,且着段距离内不允许有任何与主体无关的景物出现 8、交叉式构图 画面上的景物呈斜线交叉式的布局,这种构图形式适于拍摄稳定排列的物体 9、非对称式构图 在画面中主体偏于画面一侧的构图形式。 注意: (1)主体面向画面中心。 (2)注意画面均衡。 三、构图禁忌 1、天际线、地平线、水平线倾斜 2、主体孤独 3、主体太正 4、水平线(地平线)居中 5、人物与景物重叠 6、横斜线、竖斜线、斜线割裂画面 7、主次不分
一、构图的基本技法 1. 妥当表现被摄主体。 方法:用光线的明暗,影调的灰白黑,色彩的冷暖来表现主体。 用近摄,特写来表现主体 控制景深,用虚实对比来表现主体 将主体置于视觉中心上比来表现主体 2. 强调视觉中心 用黄金分割法将画面分为九个部分,其中有四个分割点,这四个分割点就是视觉中心。 3. 画面的平衡 将画面中的景物合理安排位置,疏密,虚实,最终获得画面的稳定性,平衡性。 4. 角度的选择 (1)根据照相机拍摄方向的不同,会有: 正面拍摄(表现正面特征); 侧面拍摄(表现侧面的轮廓线条); 背面拍摄(表现主体所关注的事物)。 (2)根据相机拍摄高度的不同,会有: 平拍(无变形,正常拍摄), 仰拍(有夸大拉长的变形,表现向上,伸展,高大之意), 俯拍(有压缩的变形,显得压抑,表现反面时常用)。 5. 衬景的烘托 前景:处于主体前面的景象。 作用:装饰画面,突出主体,增加空间深度感。 背景:处于主体后面的景象。 作用:突出和烘托主体的形象。 背景处理方法: (1)背景与主体要有联系,以表明主体的地点或时代等特征。 (2)背景处理力求简洁,去掉与主体无关的东西。 (3)背景与主体在影调处理上要适当,要使主体有立体感、空间感、线条感。 6. 空白的运用 “空白”指与具体实物相对的空虚之处,可能是天空、冰雪、烟雾、水面、地面等等。 作用:联系画面上各景物,为画面增添韵味(多用于风景摄影中)。 注意:处理好空白要懂得虚实关系。只“实”不“虚”,将会给人以“胀满”、“拥挤”、“透不过气”之感;反之,将会给人“贫乏”、“孤单”的印象。 7. 线条的表现 线条在这里指的是景物的外轮廓线的形状。它是构图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是构图的骨架。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线条: a. 垂直线条。给人一种刚劲、挺拔、高耸的感觉。 b. 横平线条。给人稳定、广阔的感觉。 c. 弧型线条。给人以活跃、极富运动力的感觉。 d. 圆形线条。给人一种收拢、闭合、团聚、周而复始的回归感。 e. s型线条。给人以优美、柔和的感觉。 8. 影调的处理 影调就是不同亮度、不同色彩的景物影象,经曝光和冲片形成了不同的密度,再经过放大成照片后,在画面上产生了黑、白、灰等多层次的调子,便称之为影调。按影调层次的多少分: (1)软调:黑白过度缓慢,影调层次丰富,反差小。 (2)硬调:黑白过度较快,影调层次少,反差大。 按影调层次的比例分: (1)高调浅灰到白的影调层次在画面中占优势-----明快,淡雅。 (2)中间调深灰到浅灰的影调层次在画面中占优势-----影调层次丰富,质感、立体感强。 (3)低调深灰到黑的影调层次在画面中占优势-----深沉,庄重。 9. 剪裁的取舍 第一次剪裁:在拍摄过程中,通过取景器剪裁。(先天) 第二次剪裁:在照片上进行,将多余的景物剪去。(后天)。 二、构图的基本形式 1、横线构图 画面上景物或影调的变化,以及彩色摄影中色彩的变化呈水平横线的构图形式。 水平构图具有平稳、开阔、安宁的特征。多用于表现平展开阔的景物。 2、竖线式构图 以被摄物体的竖直线条组成画面的基本形式。可充分显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具有向上,挺拔的特征。 3、对角线构图 指景物的线条将画面相对的两角连起来的构图形式。这种构图形式有打破平衡的感觉,富于动感。 4、三角型构图 景物以三角形布局出现构图形式,具有坚实稳定的特点。 5、s型构图 画面上的景物呈s型曲线状的构图形式。这种构图形式可有效利用空间,并给人一种优雅、流畅、协调的感觉。 6、对称式构图 被摄主体位于画面正中,主体本身或连同背景均以中线为轴形成对称形式,具有庄重、严肃的特点。 7、对比式构图 将被摄主体和衬体运用对比的手法组织在一起的构图形式。要求主体和衬体之间有一定距离,且着段距离内不允许有任何与主体无关的景物出现 8、交叉式构图 画面上的景物呈斜线交叉式的布局,这种构图形式适于拍摄稳定排列的物体 9、非对称式构图 在画面中主体偏于画面一侧的构图形式。 注意: (1)主体面向画面中心。 (2)注意画面均衡。 三、构图禁忌 1、天际线、地平线、水平线倾斜 2、主体孤独 3、主体太正 4、水平线(地平线)居中 5、人物与景物重叠 6、横斜线、竖斜线、斜线割裂画面 7、主次不分

文章TAG:摄影  摄影构图  十三  三种  摄影构图的十三种方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