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卤钨灯的色温是

5500k左右

卤钨灯的色温是

2,普通钨丝灯泡的色温是多少

我用相机量了一下,应该是3300K 教你测量色温的方法吧,取一张A4白纸,贴到墙上,开灯照向白纸,在相机的白平衡——自定义选项中,选中并对向白纸拍摄,即可获取色温! LED灯光是白光,属于冷色调,色温在4500K左右,用LED的时候白平衡比较容易掌握

普通钨丝灯泡的色温是多少

3,普通钨丝灯泡的色温是多少

普通钨丝灯泡的色温在2700K到3000K之间。大部分是在2800k左右,只有少数的舞台灯泡能到3200K。LED在色温上是可以用荧光粉来调的这样选择的范围就会大些,从3000k到5000k应该都可以。
钨丝灯的色温约为2600 k,万里无云的蓝天的色温约为10000 k,阴天约为7000~9000 k,晴天日光直射下的色温约为6000 k,荧光灯的色温约为4500 k,日出或日落时的色温约为2000 k,烛光下的色温约为1000 k。

普通钨丝灯泡的色温是多少

4,钨丝灯拍摄的白平衡是多少

钨丝灯属于白炽灯,一般色温在3000k左右,建议用标准白板矫正白平衡,比较准。
偏黄吧色温越低红光辐射越多,光线越偏向色谱的红色端,越偏暖色色温越高蓝光辐射越多,光线越偏向色谱的蓝色端,越偏冷色相机拍摄出来的照片色温,大约就是相机白平衡设定色温和环境光线实际色温的平均值相机各挡白平衡是按各种光线环境的典型色温值来做补偿的,补偿结果就是让最后得到的色温为典型日光色温的5500k光线色温低相机色温就要提高,光线色温高相机色温就要降低,最后平均下来差不多就是5500k钨丝灯色温较低在2800k左右,日光档白平衡色温一般是5500k,那么照片的色温大约就是(2800+5500)÷2=4150k4150k这个色温值是偏黄的

5,色温的单位是什么亮度的单位是什么

A 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表示单位为:K(kelvin)。  colo(u)r temperature   表示光源光谱质量最通用的指标。色温是按绝对黑体来定义的,光源的辐射在可见区和绝对黑体的辐射完全相同时,此时黑体的温度就称此光源的色温。低色温光源的特征是能量分布中,红辐射相对说要多些,通常称为“暖光”;色温提高后,能量分布中,蓝辐射的比例增加,通常称为“冷光”。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温为:标准烛光为1930K(开尔文温度单位);钨丝灯为2760-2900K;荧光灯为3000K;闪光灯为3800K;中午阳光为5400K;电子闪光灯为6000K;蓝天为12000-18000K。B 描述光的常用物理量有4个,它们是:  1、发光强度,为一光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单位candela,即坎德拉,简称坎、cd。有人仍然用烛光来表示发光强度,那太老了,要知道1940年(又一说1948年)已经采用新烛光了,只不过“烛”=candle罢了。1968年以后烛光被废除。  2、光通量,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射出的光量称为光源的发光通量,单位流明,lm  3、光照度,1lm(流明)的光通量均匀分布在1m2表面上所产生的光照度,单位勒克斯,lx  4、亮度,单位光源面积在法线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所发出的光流,单位尼特,nt  衡量手电筒和LED一般用发光强度,但早期的LED“亮度”低,因此都用毫cd来衡量,即mcd,后来出来了上千、上万mcd的,单位也不改了,因此1000mcd=1cd。

6,D7000每种白平衡的色温是多少

白炽灯3000K、荧光灯4200K、直射阳光5200K、闪光灯5400K、阴天6000K、阴影下8000K
你只需要记住,白炽灯一般你调到3800K就有不错的效果,室外中午十二点的太阳底下是5600k,阴影是5800-6300K~你搞错了方向,摄影师只需要记住不同场景下的光线是大约在多少色温,然后用自定义色温来调整,而非去记相机里的每种白平衡是多少色温~因为相机的预设是死的,人是活的,每个场景的色温都不会一致,你用死变量去套活场景,最终的结果是总会有瑕疵~
NEF模式出片,白平衡自动就行。后期想咋改就咋改。
白平衡:如果能够使相机拍摄出的图像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色彩完全一样就好,但是,由于ccd传感器本身没有这种功能,因此就有必要对它输出的信号进行一定的修正,这种修正就叫做白平衡。色温:色温是摄影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有很多摄影爱好者根本就不知道其真正的含义。在一般读者眼中,色彩和温度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码事,而在摄影领域,光源总是根据它们的色温来定义。色温的单位是开尔文。和华氏温度、摄氏温度一样,开尔文也是温度的一种计量单位。色彩和开尔文温度的关系起源于黑体辐射体(对它加热直到它发光),在不同温度下呈现的色彩就是色温。当这个黑色物体受热后开始发光时将变成暗红色,如果继续加热就会变成黄色,然后是白色,最后就会变成蓝色。这种色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相信人人都对它再熟悉不过了。万里无云的蓝天的色温约为10000 k,阴天约为7000~9000 k,晴天日光直射下的色温约为6000 k,荧光灯的色温约为4500 k,钨丝灯的色温约为2600 k,日出或日落时的色温约为2000 k,烛光下的色温约为1000 k。 色温对于数码相机而言就是白平衡的问题,这也是很多摄影爱好者比较头疼的环节。在各种不同的光线状况下,目标物的色彩会产生变化。在这方面,白色物体变化得最为明显:在室内钨丝灯光下,白色物体看起来会带有橘黄色色调,在这样的光照条件下拍摄出来的景物就会偏黄;但如果是在蔚蓝天空下,则会带有蓝色色调。在这样的光照条件下拍摄出来的景物会偏蓝。为了尽可能减少外来光线对目标颜色造成的影响,在不同的色温条件下都能还原出被摄目标本来的色彩,就需要数码相机进行色彩校正,以达成正确的色彩平衡,这就称为白平衡调整。“钨灯”模式: 进行了大量的蓝色补偿,造成整个照片蓝蓝一片。补充:这个问题涉及的东西挺多的,你可以先去看看d7000官方手册,了解之后再去各摄影论坛查询。

7,谁能帮我详细解释下色温如何区分不同色温

色温 colo(u)r temperature 表示光源光谱质量最通用的指标。色温是按绝对黑体来定义的,光源的辐射在可见区和绝对黑体的辐射完全相同时,此时黑体的温度就称此光源的色温。低色温光源的特征是能量分布中,红辐射相对说要多些,通常称为“暖光”;色温提高后,能量分布中,蓝辐射的比例增加,通常称为“冷光”。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温为:标准烛光为1930K(开尔文温度单位);钨丝灯为2760-2900K;荧光灯为3000K;闪光灯为3800K;中午阳光为5400K;电子闪光灯为6000K;蓝天为12000-18000K。 在讨论彩色摄影用光问题时,摄影家经常提到“色温”的概念。色温究竟是指什么? 我们知道,通常人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7种色光的光谱所组成。但其中有些光线偏蓝,有些则偏红,色温就是专门用来量度和计算光线的颜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纪末由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开尔文所创立的,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温计算法,而其具体确定的标准是基于以一黑体辐射器所发出来的波长。 开尔文认为,假定某一纯黑物体,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产生辐射最大强度的波长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例如,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500—550摄氏度时,就会变成暗红色(某红色波长的辐射强度最大),达到1050一1150摄氏度时,就变成黄色……因而,光源的颜色成分是与该黑体所受的温度相对应的。色温通常用开尔文温度(K)来表示,而不是用摄氏温度单位。打铁过程中,黑色的铁在炉温中逐渐变成红色,这便是黑体理论的最好例子。通常我们所用灯泡内的钨丝就相当于这个黑体。色温计算法就是根据以上原理,用K来对应表示物体在特定温度辐射时最大波长的颜色。 根据这一原理,任何光线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温度”。颜色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物理上的作用,所有颜色印象的产生,是由于时断时续的光谱在眼睛上的反应,所以色温只是用来表示颜色的视觉印象。 色温在摄影中的应用: 彩色胶片的设计,一般是根据能够真实地记录出某一特定色温的光源照明来进行的,分为5500K日光型、3400K强灯光型和3200K钨丝灯型多种。因而,摄影家必须懂得采用与光源色温相同的彩色胶卷,才会得到准确的颜色再现。如果光源的色温与胶卷的色温互相不平衡,就要靠滤光镜来提升或降低光源的色温,使与胶卷的色温相匹配,才会有准确的色彩再现。 通常,两种类型的滤光镜用于平衡色温。一种是带红色的81系列滤光镜,另一种是带微蓝色的82系列滤光镜。前者在光线太蓝时(也就是在色温太高时)使用:而后者是用来对付红光,以提高色温的。82系列滤光镜使用的机会不如81系列的多。事实上,很多摄影家的经验是,尽量增加色温,而不是降低色温。用一枚淡黄滤光镜拍摄最平常的日落现象,会产生极其壮观的效果。 美国一位摄影家的经验是,用微红滤光镜可在色温高达8000K时降低色温,而用蓝滤光镜可使日光型胶卷适用于低达4400K的色温条件。平时,靠使用这些滤光镜几乎可以在白天的任何时候进行拍摄,并取得自然的色调。但是,在例外的情况下,当色温超出这一范围之外时,就需要用色彩转换滤光镜,如琥珀色的85B滤光镜,可使高达19000K的色温适合于日光型胶卷。相反,使用灯光型胶卷配以82系列的滤光镜,可使色温下降到2800K。 倘若需要用日光型胶片在用钨丝灯照明的条件下拍摄时,还可以用80滤光镜。如果当时不用TTL曝光表测光的话,须增加2级光圈,以弥补光线的损失。而当用灯光型胶片在日光条件下拍摄时,就需用85B滤光镜,需要增加2/3级光圈。 然而,目前市场上通用的滤光镜代号十分混乱,不易识别,并不是所有的制造厂商都用标准的代号和设计。因此,在众多的滤光镜中,选出一个合适的滤光镜是不容易的。为了把滤光镜分类的混乱状况系统化,使选择滤光镜的工作简化,加拿大摄影家施瓦茨介绍了国际上流行的标定光源色温的新方法。 光谱中长短波长光线比例为色温。 如何选择合适的色温: 色温是人眼对发光体或白色反光体的感觉,这是物理学.身理学与心理学的综合复杂因素的一种感觉,也是因人而异的。色温在电视(发光体)或摄影(反光体)上是可以用人为的方式来改变的,例如在摄影上我们用3200K的白炽热灯(3200K),但我们在镜头上加上红色滤光镜滤通过一点红光线使照片看起来色温高一点;相同的道理,我们也可以在电视上减少一点红色(但减太多多少也会影响到正常红色的表现)让画面看起来色温高一点。 在色温上的喜好是因人而定的,这跟我们日常看到景物景色有关,例如在接近赤道的人,日常看到的平均色温是在11000K(8000K(黄昏)~17000K(中午)),所以比较喜欢高色温(看起来比较真实),相反的,在纬度较高的地区(平均色温约6000K)的人就比较喜欢低色温的(5600K或6500K),也就是说如果您用一台高色温的电视去表现北极的风景,看起来就感觉偏青;相反的若您用低色温的电视去看亚热带的风情,您会感觉有点偏红, 电视或者显示屏的色温是如何界定的呢?因为在中国的景色一年四季平均色温约在8000K~9500K之间,所以电视台在节目的制作都以观众的色温为9300K去摄影的。但是欧美因为平时的色温和我们有差异,以一年四季的平均色温约6000K为制作的参考的,所以我们再看那些外来的片子时,就会发现5600K~6500K最适合观看。当然这种差异使我们也会因此觉得猛的看到欧美的电脑或者电视的屏幕时感觉色温偏红,偏暖,有些不大适应。 就是色温黑眼睛的人看9300K是白色的 但是蓝眼睛的人看了就是偏蓝 6500K蓝眼睛的人看了是白色 咱们中国人看了就是偏黄

文章TAG:钨丝灯  色温  多少  卤钨灯  钨丝灯的色温是多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