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视频监控器什么时候发明的

1913年、
监控摄像机的出现依赖其核心部件--ccd芯片的发明,ccd芯片是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名字不记得了)首先发明的,时间似乎在1970年前后。ccd芯片发明后,其应用发展的速度很快,摄像机制造并应用于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截止目前为止不超过30年。

视频监控器什么时候发明的

2,CCD图像传感器的发明

伴随着数码相机、带有摄像头的手机等电子设备风靡全球,人类已经进入了全民数码影像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地用影像记录每一瞬间。带领我们进入如此五彩斑斓世界的,就是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发明的CCD(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百多年来,伴随着暗箱、镜头和感光材料制作不断取得突破,以及精密机械、化学技术的发展,照相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使用越来越方便。但是,直到几十年前,人们依然只能将影像记录在胶片上。拍摄影像慢慢普及,但即时欣赏、分享、传递影像还非常困难。1969年,博伊尔和史密斯极富创意地发明了一种半导体装置,可以把光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这一装置,就是CCD图像传感器。
只有一条线的ccd,也就是这个ccd只有一列像素,或者rgb各一列。要获得完整图像就需要机械位移扫描,比如扫描仪就是线形图像传感器

CCD图像传感器的发明

3,关于CCD比较详尽的东西

CCD,英文全称:Charge-coupled Device,中文全称:电荷耦合元件。可以称为CCD图像传感器。CCD是一种半导体器件,能够把光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 CCD是于1969年由美国贝尔实验室(Bell Labs)的维拉·波义耳(Willard S. Boyle)和乔治·史密斯(George E. Smith)所发明的。当时贝尔实验室正在发展影像电话和半导体气泡式内存。将这两种新技术结合起来后,波义耳和史密斯得出一种装置,他们命名为“电荷气泡元件”(Charge "Bubble" Devices)。这种装置的特性就是它能沿着一片半导体的表面传递电荷,便尝试用来做为记忆装置,当时只能从暂存器用“注入”电荷的方式输入记忆。但随即发现光电效应能使此种元件表面产生电荷,而组成数位影像。 到了70年代,贝尔实验室的研究员已经能用简单的线性装置捕捉影像,CCD就此诞生。
一、原来打招呼问:“吃了没?去哪儿?”,现在逢人就招呼:“今晚上睡哪儿?”“昨天在哪儿睡的?” 二、原来关心别人住哪儿,现在关心别人住几楼; 三、每次余震过后就拿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房子有没有裂缝; 四、觉得二楼很高; 五、超级讨厌有抖腿的习惯的人; 六、见不得哪个把手机开成震动; 七、偶然自己抖下都会遭吓倒; 八、房子晃的时候紧张得要死,希望它再也不要晃了。等它不晃了又紧张得要死,不晓得大地是不是在积蓄能量,是不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反正晃或者不晃都紧张得要死; 九、移动用户决定以后不做移动用户,联通用户也决定以后不做联通用户; 十、空闲时候计算从自己楼上的家火速飞奔到空地上到底需要好多秒; 十一、背起一个自认为装有重要物品的包包随身携带,并且睡觉都不离身,或者最多不离身一米; 十二、不相信自己的感觉,不停向别个求证:“刚才是不是晃了一伙哇?” 十三、每隔5分钟必定要关注桌子上装着水的杯子; 十四、每天同事见面的第一个话题:“昨天遭摇醒没?”; 十五、对地理知识突然很感兴趣; 十六、对求生知识突然很感兴趣 十七、穿得周五正王的切睡觉,心头盘算:“鞋子脱不脱勒?”

关于CCD比较详尽的东西

4,求助谁能知道世界上第一个数码相机诞生的时间

诞生   数码相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伴随着电视的推广,人们需要一种能够将正在转播的电视节目记录下来的设备。1951年宾·克罗司比实验室发明了录像机(vtr),这种新机器可以将电视转播中的电流脉冲记录到磁带上。到了1956年,录像机开始大量生产。同时,它被视为电子成像技术产生。   第二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发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宇航局(nasa)。在宇航员被派往月球之前,宇航局必须对月球表面进行勘测。然而工程师们发现,由探测器传送回来的模拟信号被夹杂在宇宙里其它的射线之中,显得十分微弱,地面上的接收器无法将信号转变成清晰的图像。于是工程师们不得不另想办法。1970年是影像处理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ccd。当工程师使用电脑将ccd得到的图像信息进行数字处理后,所有的干扰信息都被剔除了。后来“阿波罗”登月飞船上就安装有使用ccd的装置,就是数码相机的原形。“阿波罗”号登上月球的过程中,美国宇航局接收到的数字图像如水晶般清晰。   在这之后,数码图像技术发展得更快,主要归功于冷战期间的科技竞争。而这些技术也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大多数的间谍卫星都使用数码图像科技。   在数码相机发展史上,不得不提起的是索尼公司。索尼公司于1981年8月在一款电视摄像机中首次采用ccd,将其用作直接将光转化为数字信号的传感器。目前索尼每年生产的ccd占据了全球50%的市场,这正是索尼能够在数码相机市场上傲视群雄的一个原因,因为核心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冷战结束之后,军用科技很快地转变为了市场科技。1995年,以生产传统相机和拥有强大胶片生产能力的柯达(kodak)公司向市场发布了其研制成熟的民用消费型数码相机dc40。这被很多人视为数码相机市场成型的开端。dc40使用了内置为4mb的内存,不能使用其它移动存储介质,其38万像素的ccd支持生成756×504的图像,兼容windows 3.1和dos。苹果(apple)公司的quicktake 100也同时在市场上推出。当时两款相机都提供了对电脑的串口连接。   这之后,数码相机ccd的像素不断增加,功能不断翻新,拍摄的图像效果也越来越接近传统相机。
世界首台数码相机1975年于美国纽约柯达实验室中诞生。这台数码相机的发明人是柯达公司当时的技术人员Steven J.Sasson(赛尚)。早在30年前,Steven J.Sasson在他的首台数码相机原型技术报告中已经预见:“未来”的数码相机将是便携式的,并能在光线很差的情况下拍摄彩色照片。

5,数码相机的 CCD 是什么的缩写

CCD (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 一种用于探测光的硅片,由时钟脉冲 电压来产生和控制半导体 势阱 的变化,实现存储和传递电荷信息的固态电子器件 ,比传统的底片更能敏感的探测到光的变化。是用电荷量 来表示不同状态的动态移位寄存器,由时钟脉冲 电压来产生和控制半导体势阱的变化,实现存储和传递电荷信息的固态电子器件 。英文简称 CCD 。电荷耦合器件由美国 贝尔实验室的W.S.博伊尔和G.E.史密斯于1969年发明,它由一组规则排列的金属-氧化物 -半导体 ( MOS)电容器阵列和输入、输出电路组成。
光电耦合元件 (ccd,charge-coupled device)是一种集成电路,上有许多排列整齐的电容,能感应光线,并将影像转变成数位讯号。经由外部电路的控制,每个小电容能将其所带的电荷转给它相邻的电容。ccd广泛应用在数位摄影、天文学,尤其是光学遥测技术、光学与频谱望远镜,和高速摄影技术如lucky imaging。 含格状排列像素的ccd应用于数码相机、光学扫瞄仪与摄影机的感光元件。其光效率可达70%(能捕捉到70%的入射光),优于传统感光胶片的2%,因此ccd迅速获得天文学家的大量采用。 数码相机或摄影机所用的平面式ccd一次捕捉一整张影像,或从中撷取一块方形的区域。一旦完成曝光的动作,控制电路会使电容单元上的电荷传到相邻的下一个单元,到达边缘最后一个单元时,电荷讯号传入放大器,转变成电位。如此周著复始,直到整个影像都转成电位,取样并数位化之后存入内存。储存的影像可以传送到打印机、储存设备或显示器。
数码相机的心脏--CCD都是一件非常神秘的配件。,CCD除了代表解像度外,还可决定相片的质素和色彩表现。好的CCD可大幅提升拍摄效果,但成本亦相对较高﹔相反,质素不良的CCD则会对相片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CCD的价格依然徘徊在高水平,而且明眼的用家会发现,很多厂牌数码相机使用的CCD,无论体积、规格、有效像素以至拍摄表现都非常近似,因为厂商根本没有选择,用的都是同一颗CCD,如Nikon COOLIPX 5000、Minolta DiMAGE 7及Sony Cyber-shot F707就是好例子。不过,由Foveon公布的全新X3 CCD技术,也许将会为CCD发展带来革命性的突破。一般CCD工作原理现时,几乎所有CCD都是每颗像素撷取一种原色(红、蓝、绿),所以差不多所有三原色都会透过模拟讯号转换,以梅花间竹方式综合成为影像。由于像素与像素之间的颜色需要平衡和互补空缺情

6,数字相机诞生哪年哪国

诞生于法国
数码相机发展进程大史记 照相机自1839年由法国人发明以来,已经走过了将近200年的发展道路。在这200年里,照相机走过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纯光学、机械架构演变为光学、机械、电子三位一体,从传统银盐胶片发展到今天的以数字存储器作为记录媒介。笑看浮云遮望眼,瞬间沧海变桑田,数码相机的出现正式标志着相机产业向数字化新纪元的跨越式发展,人们的影像生活也由此得到了彻底改变。 自从1969年10月17日,美国贝尔研究所的鲍尔和史密斯宣布发明“CCD”(电荷耦合元件)以来,这种感光元件在经过进一步完善之后,终于在今天得到了广泛应用。4色CCD、SUPER CCD等最新改良版不断涌现,像素数早已跨越了千万像素,而成像效果却也已臻于完美。 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发展,DC产业早已走出了自己的幼年,外观设计更趋成熟,操作功能日渐强大,并且随着制造成本的进一步降低,这类产品的发展已经显露出了不可限量的发展苗头。 80年代无异于数码相机产业的寒武纪,在不足十年的时光里,数码相机快速脱离了襁褓并逐渐学会了蹒跚迈步,尽管那时的分辨率依然十分低下,但众多厂商的参与却让这一产业慢慢充满了勃勃生机。 索尼马维卡(MABIKA)——全球第一台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相机 1973年11月,索尼公司正式开始了“电子眼”CCD的研究工作,在不断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它于1981年推出了全球第一台不用感光胶片的电子相机——静态视频“马维卡(MABIKA)”。该相机使用了10 mm×12 mm的CCD薄片,分辨率仅为570× 490(27.9万)像素,首次将光信号改为电子信号传输。 紧随其后,松下、COPAL、富士、佳能、尼康等公司也纷纷开始了电子相机的研制工作,并于1984-1986年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原型电子相机,生命大爆发就此开始。 在DC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二款相机同样出于索尼之手,由此可见,该公司今天所取得的市场地位绝非“浪得虚名”。1986年索尼发布了MYC-A7AF,第一次让数码相机具备了纯物理操作方法,能够在2英寸盘片上记录静止图像,像素分辨率也已扩展到了38万像素。卡西欧VS-101——首台CMOS感光器件电子相机 1987年,卡西欧首先在市场上发售使用了CMOS感光器件的VS-101电子相机,尽管分辨率仅能达到28万像素,但这对于DC产业的意义非常重大。
1991年
真正把数字相机商用的是日本佳能!!
1991年柯达试制成功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

7,数码照相机是谁发明的

1951年宾·克罗司比实验室发明了数码录像机(VTR),这种新机器可以将电视转播中的电流脉冲记录到磁带上。到了1956年,录像机开始大量生产。它被视为电子成像技术产生。1、数码相机是集光学、机械、电子一体化的产品。它集成了影像信息的转换、存储和传输等部件,具有数字化存取模式,与电脑交互处理和实时拍摄等特点。光线通过镜头或者镜头组进入相机,通过数码相机成像元件转化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通过影像运算芯片储存在存储设备中。2、数码相机的成像元件是CCD或者CMOS,该成像元件的特点是光线通过时,能根据光线的不同转化为电子信号。数码相机最早出现在美国,20多年前,美国曾利用它通过卫星向地面传送照片,后来数码摄影转为民用并不断拓展应用范围。
数码相机最早出现的时间是1972年,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由仪器工程师Texas Willis Adcock,设计,不过第一台商用的数码相机应该是1981年索尼所推出的数码相机Mavica。  而在之后的1994年2月,苹果公司推出了QuickTake 100相机,一款面向普通大众的数码相机,之后其他厂商迅速跟进,出现了柯达DC40、卡西欧QV-11和索尼Cyber-Shot等一系列经典的数码相机。
世界第一部数码相机 柯达于1975年开发世界第一部数码相机。 背景信息和技术数据: 开发者: 柯达应用电子研究中心,Steven J.Sasson-赛尚 原型机名称: “手持电子照相机” 尺寸:宽8.25 英寸,厚6英寸,高8.9 英寸(20.9x15.2x 22.5厘米) 重量:8.5l 磅(3.9 千克) 电源:16节AA电池 数码内存: 49,152 位 影像传感器:Fairchild 201100 型CCD阵列 磁带记录机:Memodyne低功耗数码磁带记录机 存储设备:标准300英尺飞利浦数码磁带 性能特性: 曝光时间50毫秒 记录一张影像:23秒 记录密度:423位/英寸 影像容量:每盒磁带存储30张照片 控制逻辑:CMOS集成电路 1974项目摘要原文: “创造出一部无胶卷手持相机,通过电子方式拍摄黑白静像,并将它们记录到不太昂贵的音频级盒式磁带机上。磁带机应能从相机内取下,并插入到播放设备,以便在电视上观看。” 技术操作: 相机通过拥有 10,000 像素(按 100 x 100 的阵列排列)的 CCD 拍摄影像。每个像素占 4 个位 -- 由 0 和 1 组成的四位数组合,表示照片中的每一个点。一旦拍摄完毕,影像便会经过数字化处理并存储到相机中的内存缓冲区。从这里,照片便可记录到更具永久性的存储器内,以便从相机上取下进行播放。盒式磁带机便是用于此用途。从曝光那一刻起,相机需花费大约23秒钟的时间将影像写入磁带机。
数码相机的出现,从其最核心的ccd开始说起。1969年,美国的贝尔电话研究所发明了ccd。它将“光”的信息转换成“电”的信息。当时的索尼公司开发团队中,有一个叫越智成之的人,开始了对于ccd的研究。但是由于这项研究距离商品化还遥遥无期,所以越智成之只能默默地独自进行研究。1973年,一个独具慧眼的经营者——时任索尼公司副社长的岩间发现了越智的研究,当时的越智仅仅实现了用64像素画了一个粗糙的“s”。而后索尼花在ccd上的钱高达200亿日元。项目研究虽然只花了30亿日元,但因为ccd的加工制造需要大量专有技术,实现大量生产时的技术积累过程难度最大,所以这方面投下了170亿日元。到了1973年11月,ccd终于立了项,成立了以越智为中心的开发团队。” 通过索尼团队8年的研发,终于在1981年发布了全球第一款用磁记录方式的电子静物相机样品“mabika”,虽然它最终并没有成为商品,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它意味着全新的照相系统——把光信号变为电子信号的ccd和磁碟纪录方式。这也就是数码相机的最早雏形,而数码相机真正做为商品的推出是在1995年。

文章TAG:ccd发明时间  视频监控器什么时候发明的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