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相机微距问题

  每部照相机都有最近对焦点距离CM指标,这个指标不是确定照相机是否带微距的唯一指标。一般来说照相机(镜头)带微距的最近对焦点距离都比较小,比如松下LX3照相机的微距最近对焦点距离只有2CM,说明微距跟距离有一定关系,但是衡量微距功能好不好最重要的指标是照相机镜头对被拍摄物的放大比例(放大比例越大越好),好的带微距照相机(镜头)放大可以达到1:1比例。 
微距提示的CM数是最近对焦距离,也就是微距是5CM,镜头与被照物体的距离是5CM,再近就无法对焦了。

相机微距问题

2,拍耳环首饰的话相机的微距是多少比较合适才能把耳环首饰拍摄

微距是几厘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放大的倍率。一般拍首饰怎么也应该达到1:2到1:1的放大比例才能够充分体现首饰的所有细节。有条件的话,单反+微距镜头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没有条件,普通的小数码微距能力都还不错。拍首饰其实更重要的是布光,最好有两盏专用的灯。还有就是一定要有一个足够稳定的三脚架。这几个比起来佳能A470相对比较好,尼康L18和富士A900都是全自动,可控性不是很好;爱国者变形和色彩还原比较差,容易出现变形和色差;RR750没用过,不过理光的成像都比较粗糙。建议你也可以看看佳能的A570,比470只贵一点点,手动功能比470强,更适合拍细节。

拍耳环首饰的话相机的微距是多少比较合适才能把耳环首饰拍摄

3,如何拍好微距呢

·微距拍摄技巧和经验 拍微距需要理由吗?以前胶片相机拍摄微距,要么使用微距镜头,要么使用大长焦镜头,两者价格都不菲,而对数码相机来说,微距摄影是数码相机的特长之一,在拍摄一些细小的东西,如水滴、珠宝、花鸟、鱼虫、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即使是很多民用级的低端数码相机,都配置了微距、甚至超微距功能,虽然与专业的微距拍摄无法相比,但会让你一试微距世界的美丽。如果你还没尝试过拍微距,请跟我来。 微距世界很美丽,因为微距可以放大微观世界,获取的是我们日常视觉看不到的东西,所以更有视觉冲击力。微距题材很广泛,盆养的花、厨房菜板上被切开的菜、家中的小饰品、屋檐落下的水滴、楼下草地里的昆虫世界…… 所谓微距摄影,一般指拍摄比物体正常尺寸要大的图像,即图像大小与实物大小的比例超过1∶1。传统相机镜头的焦距较长,要较好地实现微距拍照,需要配备微距镜头(包括标准距离50mm~60mm、中距约90mm~105mm与长距180mm~200mm)、三脚架等附件。而数码相机CCD感应器的面积较小,镜头焦距较短,有的甚至仅为几个mm,因此能有相当理想的微距功能,即便是入门级摄影爱好者,也容易成为一个微距摄影高手,拍摄出花间采蜜的蝴蝶,树上蠕动的爬虫,层次丰富、背景虚化的小花…… 虽然数码相机微距上手比较快,完全不需要传统相机要配备很好的微距镜头,并需要足够的经验才能实现精彩的“一拍”,但是,要想用数码相机拍到好片子,也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行。在实拍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灵活把握好光圈、焦点、景深及光线等影响片子效果的几个重要因素之间的关系。

如何拍好微距呢

4,甚么是微距摄影

就是近距离拍摄
微距,古名思義就是微小的距離的攝影,將被社的主體拍的填滿畫面,且細節銳利。
微距摄影的严格定义:微距摄影指照相机通过镜头的光学能力,拍摄与实际物体等大(1:1)或比实际物体稍小的图象。例如你要拍摄1朵直径为21.6mm的花朵,它能填充35mm胶片(斜线长度为43.3mm)的1半面积。在照片中,花朵被放大的倍率为43.3:21.6即2:1(2倍)。微距摄影的放大倍率通常在1倍到50倍之间,严格来讲应当在1倍到10倍之间。 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数码相机的微距能力比较强大-正是由于传感器的大小比35mm胶片小很多。例如,利用小型数码相机(假定焦距乘数为4倍),拍摄上述直径为21.6mm的花朵,它的放大倍率为1:2,而胶卷照相机需要的放大倍率为2:1。这就说明,小型数码相机比胶卷相机更容易取得微距拍摄的效果。 我们在数码相机上都能找到1个“微距模式”,微距模式方便用户对离镜头很近的物体进行对焦、拍摄。 我们常常以照相机(不可更换镜头照相机)在微距模式下,被摄物体能清晰填充画面的程度来量度微距能力的强弱。例如,1部照相机的微距模式能在画面中能清晰展现20mm长的物体,另外一部却只能展现40mm长的物体,我们就说前者的微距能力较后者强。微距摄影含义“微距”意为在较近距离以大倍率进行的拍摄,人眼常常对近于15cm的物体就看不清了,而专业微距镜头的光学校订按近拍的需要进行设计。按德国的工业标准,成像比例大于1∶1的称为微距摄影范畴,右图“蒲公英”示意出在底片上与景物等大的图象。“通过相机拍摄1∶1或更大影象比的摄影”。这里我们所说的比率指底片影象大小与实物之间的比例关系,35毫米相机标准镜头最大拍摄比率为1∶10。事实上在摄影界国际公认的说法是,拍摄1∶1~1∶4左右影象比的都属微距摄影,而到达10∶1~200∶1则属显微摄影。
相机与拍摄物的距离很小

5,如何用数码相机微距摄影

三脚架+微距档即可,注意照明.
呵呵,应该注意如下问题1、应注意不要把光线给挡住了,所以最好采用侧光光位,这样立体感更强烈。2、如果可能的话,应该用长焦端拍摄微距。3、准备一张白纸和黑纸,白纸用于反射光线,补充暗部的不足,黑纸用于做背景,获得更加简洁的构图。最近我也是在学习摄影,推荐几本书和你分享:《数码摄影圣经》《数码单反摄影轻松入门》《数码摄影构图技巧大全》
没什么要注意的,现在相机都是全智能自动模式,你都不用调,不过你也可以调到微距模式,索尼相机T系列是0.1MM,W系列的貌似都是5——7毫米,你自己拿着对焦,快门先按一半,屏幕会出现个绿色的框框,就可以按下去拍照了,只要是出现红色框框就是没对好焦,需要把相机在离被摄物体远点。对了,照微距可千万别拉焦距。 补充:你相机就是110也这么来,跟什么型号相机没关系,都一样的。
卡片机上面的手动对焦功能都是摆设,基本不好用,或者说没法用,它不像单反那样可以靠手微微扭动,都是电子按钮,多了少了很难控制,尤其是在微距拍摄的,毫无用处。你说的这个相机表现不错的,这个价格可以,不错。但是毕竟是卡片机,别对成像质量抱太高期望。祝你好运
“微距”意为在较近距离以大倍率进行的拍摄,人眼往往对近于15cm的物体就看不清了,而专业微距镜头的光学校正按近拍的需要进行设计。按德国的工业标准,成像比例大于1∶1的称为微距摄影范畴,右图“蒲公英”示意出在底片上与景物等大的图像。美国《当代摄影词典》中的定义是这样解释的∶“通过相机拍摄1∶1或更大影像比的摄影”。这里我们所说的比率指底片影像大小与实物之间的比例关系,35毫米相机标准镜头最大拍摄比率为1∶10。事实上在摄影界国际公认的说法是,拍摄1∶1~1∶4左右影像比的都属微距摄影,而达到10∶1~200∶1则属显微摄影。法则:1.按照被摄体比例放大到5倍左右;2.一般情况下使用不大于f16的光圈;3.使用浅景深是必不可少的;4.建议装上近摄镜;5.在自然环境中风的影响很大,注意消除其对拍摄的影响;6.稳定的三脚架是必须的;7.多云但明亮的天气尤其适合微距摄影
你想用微距模式拍摄的话,首先要该数码相机支持才行。不知你的索尼相机是什麼型号的?在使用微距模式拍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防止相机抖动,最好使用三脚架等辅助设备哦

6,在摄影中什么是微距作品

就是在近距离拍摄的摄影作品  数码名词:什么是近拍距离?  近拍距离又称为微距拍摄,通常在消费级数码相机上有一朵小花(如下图)的那个按钮,就是微距拍摄的转换按钮。  微距摄影是数码相机的特长之一,用微距拍摄可以把很普通的场景拍成戏剧性的场面,微距特别擅长表现花鸟鱼虫等细小的东西,对细节可以充分展示,而且也可以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在选题、构图、用光方面的创意,不像拍摄风光、人物、民俗文化等题材,要受很多条件的制约。微距上手比较快,虽然多为小品,但其中也往往包含很多作者的良苦用心,也能称得上是精品。  微距摄影的目的是力求将主体的细节纤毫毕现的表现出来,把细微的部分巨细无遗的呈现在眼前。在微距摄影中,有一个名词是必须要认识的,它就是放大率(Magnificatlon)。因为微距摄影其实就即如放大摄影,故放大率直接影响著微距拍摄的效果。由于放大率是由菲林表面所得的影像和实物主体大小的比例来定义,故此放大率是以一个比例来表达。由于这缘故,放大率又称为「影像比例」。  日常经常听到镜头能拍到1:1、 1:2的微距效果,这些比例便是指镜头的放大率。左边的数值代表菲林平面上影像的大小,而右边的数值则代表实际主体的大小,当镜头能做到1:1的放大率时,即镜头可将实物的真实大小完全投射在菲林平面上。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135菲林的面积为24mmx36mm,若我们使用的镜头能把一个面积同样为24mmx36mm的主体完整地记录在135菲林上,这支镜头便有1:1的放大率,大家应记住左边的数字越大,放大的倍数便越高,2:1的放大率便比1:1高。若右边的数值较左边大,放大率便越小。  现在的消费级数码相机微距功能不等,有的为10cm—20cm,有的可以达到1cm—2cm的微距。  对于单反数码相机来说,微距的拍摄能力由镜头所决定。现在,差不多每一支镜头皆有微距功能,但它们所指的微距功能其实是指镜头的近摄能力。一般来说,镜头的放大率要达至1:2甚至1:1,才称得上是微距镜头。微距镜头是最易使用的微距拍摄器材,用家毋须外加任何配件便可立即使用。一般镜头的最高解像度和最高反差度是焦点在无限远时表现出来的,但微距镜头刚好相反,它的最高解像度和最高反差度是焦点在近距离时表现出来的,故要拍摄高质素的微距照片,必须选择微距镜头。  为配合不同的需要,市面上有不同焦距的微距镜头可供选择,由20mm至135mm不等。较广角的微距镜头多会连同伸缩腔一同使用。若使用20mm微距广角镜连同伸缩接腔使用,它便能做出高达5:1-12:1的放大率。
微距摄影指照相机通过镜头的光学能力,拍摄与实际物体等大(1:1)或比实际物体稍小的图像。例如要拍摄一朵直径为21.6mm的花朵,它能填充35mm胶片(斜线长度为43.3mm)的一半面积。在照片中,花朵被放大的倍率为43.3:21.6即2:1(2倍)。微距摄影的放大倍率通常在1倍到50倍之间,严格来说应该在1倍到10倍之间。微距”意为在较近距离以大倍率进行的拍摄,人眼往往对近于15cm的物体就看不清了,而专业微距镜头的光学校正按近拍的需要进行设计。按德国的工业标准,成像比例大于1∶1的称为微距摄影范畴,右图“蒲公英”示意出在底片上与景物等大的图像。美国《当代摄影词典》中的定义是这样解释的∶“通 蜜蜂过相机拍摄1∶1或更大影像比的摄影”。这里我们所说的比率指底片影像大小与实物之间的比例关系,35毫米相机标准镜头最大拍摄比率为1∶10。事实上在摄影界国际公认的说法是,拍摄1∶1~1∶4左右影像比的都属微距摄影,而达到10∶1~200∶1则属显微摄影。
景物离相机 40 CM以内就算微距摄影

7,数码相机的微距是什么意思

拥有数码相机的朋友,经常会拍摄身边的一些小物体,而对于我们这样整天和电脑产品打交道的人来说,拍摄产品图片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如何拍好这些小物体呢NULL如何把的产品细节表现出来呢NULL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数码相机的微距拍摄。  首先明确一下微距的概念:多远的距离算是微距拍摄NULL对于大多数数码相机来说,50cm通常是微距模式与普通模式的分界线,于是我们把50cm以内算作微距。如果更规范一些,我们应该使用放大率的概念,如果被拍摄物体高度为X,在底片上(或CCD、CMOS)的成像高度为Y,那么放大率就等于Y:X,通常又把分子或者分母中较小的那个约简为1,;例如1:5、2:1等等。数码相机能达到的放大率在1:1到1:10之间,属于近微距摄影范围。  拍好微距照片,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一款近拍能力强的数码相机 在数码相机产品的规格表中,“最近拍摄距离”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厂商会给出一个数字,如10cm、6cm甚至2cm等等。那么是不是最近拍摄距离越小就越好呢NULL6cm的一定比10cm的好么NULL不见得。除了最近拍摄距离这个数字本身以外,我们还需要注意这个最近拍摄距离是在哪个焦距范围下实现的。例如A数码相机在广角端可以实现6cm的近距拍摄,变焦到望远端,最近拍摄距离就超过20cm了;B数码相机具备7倍光学变焦,最近拍摄距离13cm,但却是在最长焦距端(即7倍变焦时)实现的,这样折算下来,B数码相机的放大率反而远大于A数码相机。由此可见,数码相机的最近拍摄距离是随着相机焦距的变化而变化的,大多数相机焦距拉长后,最近拍摄距离大幅增加,例如SONY F707,广角端可以近拍至2cm,但拉到5倍变焦后只能拍摄90cm:外的物体。但也有少数例外,例如美能达的Dimage7就是在7倍变焦的望远端反而能达到最大的放大率。  目前常见的数码相机近拍能力大致分为三个档次:  ①Nikon COOLPIX系列、SONY F505VkF707、CasioQV2800ux/2900ux、美能达D5/D7、理光RRl等,这些产品大都能实现2cm左右的近拍,或者放大率相当于广角2cm近拍。  ②Casio QV3000EX Qv4000、Canon Gl/G2、KodakDX3900/DX4900等,这些产品的最近拍摄距离大都在5-10cm之间,近拍能力中等。  ③Canon S系列/A系列、Fujifilm Finepix系列、Kodak DC系列/DX系列其它型号、Olympus大部分型号、SONYP系列等,这些产品的最近拍摄距离大都在10cm以上,对付较小的拍摄物体有些力不从心。  2.拍摄时如果相机允许,可以选择望远端在较远的距离拍摄  2cm的拍摄距离虽然很诱人,但用起来并不那么方便,把要拍摄的物体推到离镜头那么近的位置,既不方便放置(尤其是使用了三脚架之后),一不小心又容易碰上镜头,布置灯光也无从下手。此外,离镜头如此之近,拍出来的图像会有比较大的变形,倒不如退后一些,在10cm左右的距离用较长的焦距去拍摄,当然前提是你的相机允许这样。  3.可以适当地采用较小的光圈  如果你不得已采用广角端拍摄并采用很近的拍摄距离,成像的球面像差(就是球面透镜中心和外沿与被拍摄物体之间距离不同造成的成像误差)会比较明显,这时候你就要放弃F2.0之类的大光圈,改用F5.6甚至F8.0来拍摄,这样能够减小球面像差,并且能增加景深。  4.尽量采用三脚架和自拍  无论你的手持功夫如何过硬,闭气大法如何高超,在拍摄微距照片时你还是需要一个三脚架,尤其是在室内的环境下,采用小光圈时,快门速度通常会低至1/4秒以下,手持无论如何也难免抖动。另外,微距模式下成像景深很浅,手持时前后稍有晃动,焦点就会偏离你所需要的位置。在实际拍摄时,为了避免按下快门造成的抖动,我通常还使用自拍模式,让相机静静地自己去打开快门。  5.选取好焦平面  焦平面就是镜头焦点所在的一个平面,它与相机镜头是平行的,你应该把你想清晰表达的部分放到这个焦平面上,图1和图2就是一个对比,图1中花朵的正面大致位于这个清晰的焦平面上,达到了表现花朵的目的;而角度选取得不好,焦平面上看不到多少花的细节。  6.可以用闪光灯,但不是相机内置的那个玩具闪光灯  对于微距拍摄来说,闪光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如果使用内置的闪光灯,由于离镜头太近,微距拍摄时很容易被镜头挡住,即便没有挡住也会出现明显的反射光斑,破坏画面的气氛。在微距拍摄时需要使用的是专用环形微距闪光灯,不过绝大多数用户都没必要使用它,我们用自然光和一些简单的灯光已经可以满足拍摄的基本要求,相机内置的闪光灯先让它下岗吧。  7.千万不要忘了相机调整到微距模式  在具备微距功能的数码相机上,都会有一个微距模式的按钮(开关),在拍摄近距离的物体时一定要按照说明书所写的方法切换到微距模式,此时液晶屏上会显示出黄颜色的花朵图标,表明现在已经在微距模式下了。  8.使用液晶屏取景并观察对焦情况  在微距拍摄时,具备旁轴光学取景窗的数码相机,通过光学取景窗获得的视野与相机拍摄到的视野存在严重偏离现象,这时候必须使用液晶屏来取景。如果相机具备手动对焦功能,你也可以一边观察液晶屏上被拍摄物体的清晰程度、清晰范围,一边手动调节焦点。
微距就是拍摄很小的物体时用的啊 一般都是在5CM到8CM吧 好一点的有1CM的 这个都是指的是相机离物体的距离
顾名思意,就是近距离拍摄。 如果能拍摄实际与图片1:1比例甚至以上的就是微距摄影的长处。 理论上说,同焦距的镜头,可微距拍摄距离越近,放大倍数就越大。 所以,在选择相机的时候,同焦距微距能力比较,距离短的为强。 供参考。

文章TAG:微距  比例  多少  相机  微距比例多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