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摄影的三大要素是什么

我认为摄影的三大要素是:主题、构图、曝光

摄影的三大要素是什么

2,摄影作品的要素之一是

摄影主题 摄影用光 摄影构图 摄影景别和角度

摄影作品的要素之一是

3,摄影作品分析怎么写

好照片的四大要素:主题明显、对焦清晰、色彩饱和、构图正确

摄影作品分析怎么写

4,图片说明要素包括哪些

烘托主题、突出商标、显示产品的特性,充分调动色彩的功能。

5,摄影最重要的几大因素是什么

照片方面:构图,角度,借助环境有利一面.相机本身:快门,光圈之间的协调.摄影环境:夜景,水下,室内,室外,雨天,雪地,摄影棚:打光的经验
好像没有确定的三大因素,构图,用光等方面都各自有很多影响因素的。 如果真要说摄影的三大因素,个人觉得应该是:构图,用光,景深。
有相机、掌握使用相机的方法(90%的人不能发挥相机50%的功能)、一定的摄影知识和审美观。对所有的摄影,这是最基本的要素。

6,摄影构图包括哪些基本元素

摄影构图的基本元素,是指形成摄影画面影像的造型材料,如同建造房屋所选用的石料、钢材、水泥、木材一样。 摄影构图的基本元素有点、线、面、形状、影调、色彩等。 参考资料: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blog.sina.com.cn%2fs%2freader_48ed161c010094tn.html" target="_blank">http://blog.sina.com.cn/s/reader_48ed161c010094tn.html</a>
主体、背景、前景、亮点。元素不要多,有这几样处理好就够了。构图方式可以归纳为:二字形(11字形,平行构图),回字形(放射构图),品字形(三角构图),口字形(框架构图),井字形(黄金分割构图);这几种常见的构图。

7,摄影曝光四大要素是什么

拍摄的光线 感光(ISO) 光圈大小 快门速度  曝光口诀 艳阳十六阴天八 多云十一日暮四 阴云压顶五点六 雨天落雪同日暮 室内球场二秒足 客厅戏台快门八 测光----阳光十六法则 1、阳光16法则。即在拍摄处于明媚均匀的阳光下的主体时,快门定为感光度倒数,光圈为F16为宜。以此为基准,可以估算出,在海滩用F22光圈,有云的晴天用F11等。 2、月光11,8,和5.6法则。摄影月亮的曝光组合有多种。但最为人乐于使用的是11、8和5.6组合。当快门速度为感光度倒数时,满月用F11光圈,半月和3/4月分别用F8和F5.6. 3、相机抖动法则。安全的快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如使用50毫米的镜头时,如果手持拍摄,速度至少要在1/60以上为宜(当然,防抖头不算)。如果低于此速度,请使用闪光灯,脚架,或为相机找其他支持物。 4、18%灰测光。用18%中灰板测光会带来最好的效果。如果没有灰板,可以将手掌摊开面向阳光,对手掌测光读数,然后加一档曝光拍摄。(不同的肤色对结果的差别几乎连一档都达不到。) 5、景深法则。对焦点取在整个景深的前三分之一位置可以得到最大的景深。因为焦点后的景深是焦点前的二倍。 6、数码冲印尺寸法则。数码照片最佳的扩印尺寸应该不超过长与宽的像素数之和除以200。如果需要影展素质的照片,请除以250。 7、曝光法则。经典的建议是:保证高光区曝光准确,低光区随他去。这一建议适用于反转和数码相机。而对负片,特别是彩色负片,最好增曝一档。 8、快速闪光输出法则。在使用没有自动输出控制的闪光灯时,将闪光灯的感光度设为胶卷的二倍,对主体测光,机身选光圈整档,闪光灯设同样光圈。这种设置下,照片的阴影区会比主体的亮度低一档。 9、闪光距离法则。距离乘2,感光度乘4。比如,你的闪光灯在感光度100时的有效距离为20英尺。如果你需要闪光距离达到40英尺,则需要使用感光度400的胶卷。 10、像素翻番法则。要使数码相机分辨率增倍,像素数要翻两番。 11、动态捕捉法则:这是一个角度与速度的经验公式。如果物体沿镜头的轴线运动你能够用(1/125)的快门捕抓下来,那么它垂直于镜头轴线的运动(从取景框的一边到另外一边的运动)能用比(1/125)高2档的快门(1/500)捕抓下来,如果物体沿镜头轴线成45度运动的话,只需要提高一档快门(1/250)就能捕抓下来。(此条为翻译过,鸣谢。) 12、日落测光法则。拍摄落日时,要对落日上部测光,但取景器中不要取到太阳。如果想让照片上的日落看上去比实际晚一小时,可在曝光补偿中减1。 “阳光16法则”,不是指风景摄影中光圈用法的法则,仅仅是一个便于记忆,达到摄影要求曝光基本准确的一个法则而已。然后用倒易律进行快门和光圈的组合以达到摄影者的构思要求。 在众多的优秀摄影作品中,很少有用F22的光圈的作品(没有人说不可以用),用F16的光圈都很少。另外在风光摄影中,大多数人(不是全部)都不用135这样的小型相机,至少应该是120这样的中幅相机。 对中幅相机而言,标准镜头都是80~110毫米,因此有一些特点也和小型相机不一样。如同样是F11的光圈,绝对孔径是大不一样的。光的衍射现象只对绝对孔径而言的。   数码相机的手动功能有没有用,是看其能不能照出与自动功能不一样的效果,如果都差不多,显然是没有用,如果差别很大,那就非常有用。你用不用它的手动功能与手动功能有没有用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上面说到最佳光圈是F8,其实很多镜头的最佳光圈是5.6左右。同时,对于不同的摄影,用的光圈也不相同,风景摄影一般使用F11的光圈或者更小,所以在摄影中有“阳光16法则”,也就是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使用F16的光圈,快门速度为ISO值的导数。
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iso(这三个因素决定了曝光量,或者说,已知任意两个参数,可以唯一确定另外一个)1、光圈:即常说的f1.4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这每一级表示差一档曝光量,也就是说,f2比f1.4小一档。可以看出,一档曝光量对应的光圈相差1.4倍,为什么? 它实际是个比值。光圈=镜头焦距/通光孔径。(所以,老镜头上的标识多为1:1.4)也就是说,以标头为例,50mm f2,此时的实际通光孔径为25mm。 理解了这个就能明白为啥相差一档曝光,光圈差1.4倍。(因为既然这个比值跟孔径相关,而光线通过量显然跟横截面积成正比,而面积跟直径的平方成正比。) 理解了这个也能明白为啥长焦大光圈镜头那么贵。以200mmf2的镜头为例,在最大光圈下,他的通光孔径为100mm,所以,他的前端镜片不得小于100mm;而50mmf1.4的镜头,其最大光圈下的通光孔径仅为50/1.4=35mm。所以,你看到的长焦大光圈镜头通常会比较粗,而由于镜片比较大,自然重量也很客观,随之而来的镜头伺服系统即要精确又要迅速驱动,价格自然不菲(当然,这只是价格昂贵的原因之一) 也能明白为啥有浮动光圈的镜头,比如18-35/f3.5-5.6。为啥是3.5-5.6?(在18端设置为最大光圈f3.5,可是一变焦,光圈自己就变了?)明白了么,这是节省成本的一种办法。因为恒定光圈的的变焦镜头,比如70-200/f2.8的镜头,在70端,最大光圈下的孔径是25mm,200端最大光圈下的孔径是71mm。为了获得恒定的f2.8光圈,整个变焦行程中,前段镜片必须紧着长焦端考虑。所以恒定光圈的变焦镜头光圈的主作用是:景深(控制朦胧的范围和程度,是成色块还是正好可以意会出内容;清晰的范围) 副作用是会影响快门速度。2、快门速度:用时间表示。30s,15s,8s,4s,2s,1s,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同样相邻的快门速度相差一档曝光量。很明显,数值上相差一倍。快门的主作用是:凝固(是清晰还是重影,最重要的概念是安全快门---详见如何拍摄清晰的照片) 副作用是:影响光圈的大小。3、iso感光度:国标表示iso100 200 400 800 1600 3200 6400.... 同样相邻的iso相差一档曝光量。很明显,数值上成2的级数。 iso的主作用作用是可以使用更快/慢的快门速度或更小/大的光圈 副作用是噪点。iso越大噪点越明显,画质越差;但iso提高可以使用小光圈或提高快门速度,有利于摄影师意图的实现。

文章TAG:照片的四大基本要素  摄影的三大要素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