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怎么把数码拍的照片修出胶片的质感呢

主要是从二者的区别来达到修片的效果。区别一和二:粗犷的质地感和色域上近乎完美的控制,所以我通过阴影和黑色找回暗部的层次,并且通过曲线提高左下角和压低右上角来实现,之前我说胶片有粗犷的质地感,其实更合适的说法是“浊”,只是这个词听上去有些贬义,怎么实现这个“浊”呢?主要是通过曲线拉对比度的方式,相比于常见的S型,我这条曲线在两头分别由两个点来控制,这就是不同,区别其实很大,大家可以试试如果不用两个点,会怎样。区别三:颗粒,这个其实很简单,CamerRAW里正好有一个选项就是加颗粒。区别四:成色上不同,这个可以通过色相饱和度来实现,CamerRAW里的这个HSL是要强于PS里的色相饱和度命令的,颜色上分得更细,所以朝着之前定的目标色靠拢就好了。

怎么把数码拍的照片修出胶片的质感呢

2,什么是胶片感

所谓胶片感是针对数码相机泛滥后才出现的略带复古色彩的概念\x0d\x0a1、类胶片色彩,包括负片(大宽容度)和正片(高反差鲜艳)以及黑白(影调丰富)或红外(红外光曝光产生的神奇色彩)胶片色彩\x0d\x0a2、类胶片颗粒,由于民用胶片感光度通常在100,200.400.800四档,加之冲洗和扩印,颗粒随iso增加而增多,甚至由于胶片数字化(底片扫描)过程也会因扫描设备高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颗粒,而这是数码片不需要的过程,因此形成胶片的独特特征。\x0d\x0a3、类胶片片幅,胶片相机及胶片通常是135设备,片子长宽比3:2,其他比例的如120甚至以上尺寸的,aps先进摄影系统及半格间谍机较不流行,因此与数码片的4:3,16:9等尺寸在感官上形成差异,也是胶片感的特性之一。\x0d\x0a4、类胶片影调,很难描述这是一种很主观的感受,需要自己对比体味。\x0d\x0a大概就这些,共楼主参考

什么是胶片感

3,胶片与数码的对比之一质感

爱克发公司的Ralph Schaetzing将画质定义为三个组成部分:图像的可客观测量的物理特性,观测者的主观感知,与具体场景的性能需求。如此归类,胶片的质感很难用仪器去观测,更多的是观测者的主观感受。 质感怎么定义呢?一般我们觉得油画、布、皮革等看上去有质感;屏幕上的数码照片、塑料等没有质感。仔细思考可以发现,从前者我们能观察到材质的肌理、质地,或者说,视觉上有比主体尺寸小很多的微观结构。就好比金属外壳手机做拉丝、氧化(以达到磨砂效果)处理后,相比未处理时更有质感。 那胶片的质感来自哪里呢?有人认为胶片的银盐是有厚度起伏的所以看上去有质感,这个违反常理。首先,人眼根本没法分辨纳米级的高度差;其次,彩色胶片都是由多层单色感光材料组成的,而不是一层。如果不是因为实际的厚度差异导致,究竟是什么使得胶片更有质感呢?仔细考虑可以发现,当我们谈论胶片的质感时,我们要么在谈35mm黑白胶片和彩色负片,要么在谈早期的中大画幅的黑白胶片。大家普遍觉得现代35毫米反转片(正片)很数码,中大画幅负片和反转片很细腻,却少有人说质感。 考虑到这一步,可能大家已经意识到了前者和后者的不同:前者由于画幅原因或者冲洗技术原因,比较容易产生可肉眼可见的颗粒。进一步讲,是胶片本身的颗粒,以及感光材料的噪声,导致照片上产生了肉眼可见的微观结构。而转片由于感光颗粒更细及噪声较小,肉眼不易看出这些微观结构;中大画幅则是因为常见观测方式(电脑屏幕,中小画幅放大)没有把颗粒和噪声放大到肉眼可见的尺度,让大家觉得干净、没有质感。 从反向考虑,最新的胶片模拟软件,如VSCO和DXO Film Pack,正是通过增加颗粒与噪声,来模拟胶片的。 所以胶片的质感,主要源自于噪声,这个噪声来自胶片本身的颗粒,以及感光材料的亮度噪声。 另外一个次要因素,则是微反差。微反差也可翻译为局部对比度,是一个由分辨率、对比度、色散等多个光学参数组合而成的镜头属性。反应到图像细节上,是诸如树叶、皮肤、纺织物等有微小结构的图像,结构之间有更大的反差,微观结构能被明显地感受到。 摄影师Yannick Kong的认为新款的镜头相比于中古镜头,微反差普遍要差一些(The Problem with Modern Lens)。一方面我不是光学专业,另一方面各方大神至今也没解释清楚各个光学特性最后如何导致主观观测的差异,所以这里没有办法搬出一个因果关系来证明这个结论。但是这个观点得到不少摄影师的赞同,所以暂时认为它成立。由于胶片相机配套的多是这些中古镜头,而数码相机主要搭配新的自动镜头,导致最终成像上,数码相片的微反差要差一些。 总而言之,胶片质感其实来源于颗粒与噪声,数码相片由于过于干净,反而失去了质感。但是需要体现质感时,数码相片可以通过后期增加噪点等手段来补救。

胶片与数码的对比之一质感


文章TAG:胶片  质感  怎么  怎么样  胶片质感是怎么样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