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d7ooo相机拍摄舞台艺术片光圈 快门值怎么设置

看你使用什么镜头了,如果70-200 F2.8则完全可以光圈全开,快门不低于1/100S,ISO看情况设定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d7ooo相机拍摄舞台艺术片光圈 快门值怎么设置

2,大家拍人像一般用多少快门

拍人像通常关心的是景深,所以光圈是首先要确定的,快门一般只考虑3点,1、有没有可能抖掉。2、使用闪光灯补光时,有没有超过x点。3、自然环境使用闪光灯补光时,背景亮度是否需要借助自然光。
人像一般讲究突出主体,这样要使用大光圈,即:最大光圈上收1-2档,以保持锐度,如果是使用200以上的长焦,光圈也可以打到5.6-8之间,同样可以保证锐度而主题又突出,这些前面的朋友都说清楚了。不过,如果不是抢拍的话,不建议使用光圈优先,因为相机的测光是不一定准确的,还是用m档好一些,快门时间根据光线的需要来配,只能靠自己的经验了。人像也要讲究“三低一高”原则,就是低饱和度、低感光度、低对比度、高清晰度,关键是要拍的清楚,聚焦准确。这样虽然在相机上看起来不起眼,感觉淡淡的,但给后期制作带来很大的空间。

大家拍人像一般用多少快门

3,剧场内拍照摄影应该如何设置

那除了提高ISO 中央偏重测光 没有别的办法了 135毫米端最大光圈只有5.6
这配置拍摄舞台还真不是那么的好拍。D60最高ISO还是用到800就好,以免影响画质。光圈当然开最大啦,只是最大也才5.6...快门速度要保证,对人物测光,看你拍什么啦。舞蹈?还是1/200有保证。歌唱?放慢点...朗诵?再慢点...用RAW吧,回家好调亮。
这种情况,只有调节感光度,可使用iso600-1600左右。
你好!比较动态的舞台效果,起码要用1/80以上的快门,人才不容易糊掉,如果是长焦特写,可以采取跟随移动+连拍的办法感光度要高一些,以补偿快门调快造成的欠曝测光最好用点测光,只对主体测光,这样能确保主体能准确的拍下来打字不易,采纳哦!

剧场内拍照摄影应该如何设置

4,EF75300MM镜头拍舞台照之类的暗光场景好用吗快门速度大概多少

独脚架当然有用,其实用这个镜头基本上一定要支撑,否则就等大晴天能上到1/500的速度。 没支撑拍摄舞台那是想也别想。 即使你有铁手功,我觉得用这个设备还是拍不好的。配这种廉价镜头的估计也不是啥好机身(多半就是450D的水准),高感光度的表现也不怎样,所以快门速度高不起来,那么你只能祈祷舞台上的演员给你面子,不要动得太厉害,否则你再铁手也是要糊掉的。 另外这个镜头的成像也不怎么样。 如果一定要拍,给你一个建议,照片格式用RAW,降低1档(1EV)以上的曝光量拍摄,也就是拍得暗一些,这样可以达到比较快的快门速度,增加成功率。如果嫌太暗,可以后期用软件调亮,RAW文件在1档范围内调整曝光量还是没啥问题的。 当然,如果允许使用闪光灯,并且你有一个高闪光指数的专业灯,那许多问题就解决了……只是一般舞台表演应该不会让你拿大灯闪的。

5,拍人像光圈数和快门数一般怎么调

人像一般讲究突出主体,这样要使用大光圈,即:最大光圈上收1-2档,以保持锐度。如果是使用200以上的长焦,光圈也可以打到5.6-8之间,同样可以保证锐度而主题又突出。快门直接使用光圈优先档即可。人像也要讲究“三低一高”原则,就是低饱和度、低感光度、低对比度、高清晰度。扩展资料:画幅格式拍摄人像所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采取什么样的画幅格式。人像摄影的画幅格式,最常见的是竖长方形与横长方形。除此以外,也可以有方形、圆形、横长形、直长形等。采用哪种格式为好,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1、要根据被摄者的情况、姿势和背景环境的特点确定画幅格式。比如说,拍摄一个人的全身像,大多数情况下要采用竖幅格式;拍摄两个人的近景,又往往要用横幅格式;而拍摄许多人的群像,几乎更要选用横幅构图。这是指被摄人物的情况而言。同时,在确定画幅格式时,还要考虑到被摄者的姿态。还以全身人像为例,倘若被摄者倚卧在草坪上、海滩上,恐怕就不能用竖幅格式而只宜取横幅了。2、可以根据摄影者的意图,适当地选用不同的画幅格式。比如,拍摄特写和近景人像,常常可以根据摄影者的审美观点和主观意愿而采取横幅或竖幅的构图形式。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人像摄影
用a档,也就是光圈优先模式,如果室内光线暗,可以适当提高iso值,这时候就要根据自己的意图进行光圈设定了,大光圈浅景深,可以突出拍摄主体,小光圈可以将视野内的景物都拍清楚,一般在f8的时候整个图片都比较锐利,也就是清晰,,最好用nef格式拍摄,用nx2后期转为jpeg
光圈优先,最大光圈对焦最好是眼睛,出来的照片效果最好
人像一般讲究突出主体,这样要使用大光圈,即:最大光圈上收1-2档,以保持锐度,如果是使用200以上的长焦,光圈也可以打到5.6-8之间,同样可以保证锐度而主题又突出,这些前面的朋友都说清楚了。不过,如果不是抢拍的话,不建议使用光圈优先,因为相机的测光是不一定准确的,还是用M档好一些,快门时间根据光线的需要来配,只能靠自己的经验了。人像也要讲究“三低一高”原则,就是低饱和度、低感光度、低对比度、高清晰度,关键是要拍的清楚,聚焦准确。这样虽然在相机上看起来不起眼,感觉淡淡的,但给后期制作带来很大的空间。
如果是为了拍出漂亮的背景虚化效果,以50 1.8为例,光圈保持在2.8-4,能获得不错的虚化效果。快门不用管,直接使用光圈优先档即可。
拍人像时,一般为了突出主体,用最大的光圈,或最大光圈收藏1-2档。快门无规律,随光圈变化就是了。

6,如何拍摄好舞台摄影

60华诞即将到来,演员舞者歌星们为了这一重大节日已经进入了如火如荼的排练当中,作为摄影师的你又怎么能错过如此精彩的拍摄机会呢?所以本专题将针对舞台摄影的各个要点进行论述,让你做好准备,记录下这些美丽的画面,同贺60华诞。 舞神杨丽萍与云南的响声 1、器材的选择 舞台表演的形式比较多样,各种表演的动作幅度和方式都截然不同,如话剧、朗诵、音乐和器乐等表演几乎没有什么大动作,可以使用比较低的快门速度而有些表演如舞蹈、戏剧中的武打场景等动作迅速,疾如雷霆,拍摄时有很大难度,它几乎和体育摄影没有多少差别。所以就器材选择来说,舞台摄影最好使用反应灵敏的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以便抓瞬间,如果使用便携式数码相机,最好选择那些时滞较小的相机,否则拍摄话剧等还勉强可以,拍摄节奏欢快的舞蹈显然成功率就很低了。 2、关于白平衡 一把酸枣 舞台灯光丰富多变,强度和色温的变换也相当大,这些不同颜色、小同强度的光线也是舞台艺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在拍摄时候能准确反映原有的色彩关系比较好。所以除了少数需将人物皮肤作良好色彩还原而光线变化不大的场景可采用手动白平衡模式外,在许多不同效果灯光下拍摄,要纠正某些偏色不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因此一般情况下可采用“自动白平衡”模式,让相机自行处理。这样做一来可留有适当的现场气氛,二来即使有少量的偏色,也可在后期稍作调整。 3、关于准确曝光 由于舞台灯光在安排和设计上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有专业的灯光师来操作,只有准确曝光才能够显示出原有的效果。在拍摄时一般可以采用两种测光方式,如果舞台亮度相对均匀,可以使用偏重中央重点测光功能。如果是拍摄追光灯等或以暗背景为主场景时,就需要使用点测光,以避免环境亮度影响,切实根据重要对象实际亮度来确定曝光量。所以在拍摄像独唱、独舞、独自等环境大主体小的场景时就需要采用点测光;而在拍摄大场面众多演员同时表演时,只要主体集中在相对中心部位或占了较大比率,就可采用中央重点测光或较平均测光模式,这样反而容易得到准确曝光。 我心深处 4、关于抓瞬间 舞姬 舞台摄影主要有两种拍摄内容,一种是拍摄相对静止的对象,比如说像一般的歌唱表演或者乐器表演等等,还有一些是像舞蹈表演之类动作比较快速,变化多端的内容。拍摄后者时不但对器材响应时间有一定要求,而且对摄影师的临场反应也是一个考验。在拍摄动作幅度大的舞台摄影时,一定要预先对焦或者确定大致的焦点,然后半按快门,留有提前量,不然很难抓拍到动作的高潮,甚至常常会出现你打算拍摄正面最后却拍摄到背面的尴尬情况。尽管有些便携式数码相机也有连续拍摄功能,但是在作连续拍摄时快门响应和图像处理都需要时间,对抓瞬间而言,未必真正有显著效果。而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由于动作过程比较迅速,使用连拍的成功率也将提高许多。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参加彩排活动,看看演员们的走向,没有这个机会的话,就要寻找规律对于演员的下一个动作具有一定的预测性。 5、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对舞台上人物动作的反映具有重要作用,快门速度高,快速运动的对象被凝固,人物显得清晰;快门速度低于被摄体的运动速度,即使原来动作很缓慢的对象也呈现虚化的影像。所以,为了达到不同的拍摄目的,要选择不同的快门速度。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比较,在选择快门速度方面有一定优势,因为感光度可以调节,需要提高快门速度时可选择较高的感光度,反之亦然。一般拍摄舞台动作剧烈变化的旋转、跳跃等动作,如需将对象的瞬间凝固在空间,可以参照体育摄影的快门速度,最好使用不低于1/250s的快门速度。要是开足光圈仍然难以满足需要,就可采用提高感光度来相应提局快门速度。要是仍然不够,就可以借助闪光灯作主光源凝固瞬间。 蓝色梦幻 6、如何获得虚实相间的人物形象 通过闪光灯和自然的结合,可以得到一种动静结合、虚实相间的特别效法。如前所说,快门速度低于被摄体运动速度,即使原来动作缓慢的对象也会呈现虚化的影像。而电子闪光灯的闪光时间短,往往在1/1000s左右甚至更短。因此闪光灯可将被摄对象活动的瞬间凝固,形成极其清晰的实像。而将闪光灯和低速快门结合曝光后就可获得很特别的虚实相间成像效果。比如说使用1/15s的快门速度,同时使用闪光灯(可以是相机内置的闪光灯,也可以是外置式闪光灯),这样快门速度和光圈的组合可获得自然感光,但由于曝光时间长,活动的影像将成虚像,从而形成一定的动感。而闪光灯又将活动的对象凝固成极清晰的实像,就构成了虚实相间的人物形象。 就是想跳个舞 身体の旋律 总之,舞台摄影是对摄影者摄影技能的综合能力考验。在舞台摄影中,传统摄影中使用的各种技巧(除了多次曝光外,因数码相机在拍摄时候没有多次曝光功能,但在舞台艺术摄影中借助后期处理,仍然可获得传统摄影中不大可能获得的合成叠放等特殊效果)都可以运用,关键是要针对自己的拍摄目的,采用相应措施,重点发挥数码相机可随时调节感光度以及各种色彩平衡等优势,应该说只要真正熟悉数码相机的功能,数码相机在舞台摄影中是能够发挥比传统相机更大优势的。

7,舞台摄影技巧

舞台摄影的方法总的说来有两种:一种是在演出过程中抓拍,一种是在非演出的时候专门组织拍摄。在这两种方法中,有需要解决的共同性的问题,也有根据不同的拍摄方法应掌握的独特技巧。下面加以概括地介绍。一、前期准备不论是演出中抓拍或专门的组织拍摄,对于舞台摄影来说,预先了解剧情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摄影者要在正式拍摄之前,利用一切可以达到的途径,预先对剧情进行了解和研究,掌握情节的发展,找出应当重点拍摄的场景,为实拍做好必要的准备。一般来说,在正式拍摄之前主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1. 要把自己想拍摄的节目、想拍摄的某位演员或者某个重要场景确定下来,这样拍摄才有目的性。2. 预先选择好拍摄的位置,一般来说最佳的拍摄位置在第四排左右,这样的距离不会因为距离太近角度太仰,又不至于距离太远而拍不清楚演员。3. 调整好相机的参数:一般来说必须调整好相机的白平衡、掌握相机的安全快门、以及手动对焦时的大概对焦距离等参数。二、器材的选择相对于单反数码相机而言,消费级数码相机的劣势在于:1. 对焦速度慢;2. 高感光度的细腻表现力不够,在高iso下画面粗糙;3. 快门延迟太慢;4. 光圈不够大,影响进光量。这些相对于消费级数码相机来说可以认为是“硬伤”了,所以不要指望能从相机本身的质量上面来改善,只能通过一些技巧来降低这些劣势。由于舞台摄影的特殊性,使用消费级数码相机进行舞台拍摄难度很大,拍摄者应选用长焦距的单反相机。三、拍摄技巧1. 预先选好拍摄位置。2. 曝光。在这种场合下拍照,要有窄角测光表或者用长焦距镜头测光。否则,只能凭自己的经验估计曝光。有条件的话,在开演之前,你可以走到台上去,请舞台灯光工作人员把照明灯光打开,用测光表事先计量一下舞台中心、舞台前沿、舞台深处、前面的两个台角、后面两个台角等几个部位的亮度,作为正式拍摄时曝光的参考。拍摄剧场内的舞台演出不宜使用闪光灯。3. 聚焦。舞台拍摄对演员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的捕捉很重要,不过消费级数码相机的对焦速度比较慢,另外现场光线不足又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了相机的对焦速度,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使用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是比较困难的,容易造成对焦失败,手动对焦功能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在拍摄舞台演出时,通过目测事先调好焦点的方法是常会用到的。拍摄舞台演出,是大家所喜爱的摄影活动。演员们动人的表演,舞台上美妙的场景,剧作中典型的情节,常使摄影者受到深深的感染。在观看演出的同时,用相机把它们拍摄下来,是一种很好的艺术享受。
60华诞即将到来,演员舞者歌星们为了这一重大节日已经进入了如火如荼的排练当中,作为摄影师的你又怎么能错过如此精彩的拍摄机会呢?所以本专题将针对舞台摄影的各个要点进行论述,让你做好准备,记录下这些美丽的画面,同贺60华诞。 舞神杨丽萍与云南的响声 1、器材的选择 舞台表演的形式比较多样,各种表演的动作幅度和方式都截然不同,如话剧、朗诵、音乐和器乐等表演几乎没有什么大动作,可以使用比较低的快门速度而有些表演如舞蹈、戏剧中的武打场景等动作迅速,疾如雷霆,拍摄时有很大难度,它几乎和体育摄影没有多少差别。所以就器材选择来说,舞台摄影最好使用反应灵敏的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以便抓瞬间,如果使用便携式数码相机,最好选择那些时滞较小的相机,否则拍摄话剧等还勉强可以,拍摄节奏欢快的舞蹈显然成功率就很低了。 2、关于白平衡 一把酸枣 舞台灯光丰富多变,强度和色温的变换也相当大,这些不同颜色、小同强度的光线也是舞台艺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在拍摄时候能准确反映原有的色彩关系比较好。所以除了少数需将人物皮肤作良好色彩还原而光线变化不大的场景可采用手动白平衡模式外,在许多不同效果灯光下拍摄,要纠正某些偏色不但不可能,也没...60华诞即将到来,演员舞者歌星们为了这一重大节日已经进入了如火如荼的排练当中,作为摄影师的你又怎么能错过如此精彩的拍摄机会呢?所以本专题将针对舞台摄影的各个要点进行论述,让你做好准备,记录下这些美丽的画面,同贺60华诞。 舞神杨丽萍与云南的响声 1、器材的选择 舞台表演的形式比较多样,各种表演的动作幅度和方式都截然不同,如话剧、朗诵、音乐和器乐等表演几乎没有什么大动作,可以使用比较低的快门速度而有些表演如舞蹈、戏剧中的武打场景等动作迅速,疾如雷霆,拍摄时有很大难度,它几乎和体育摄影没有多少差别。所以就器材选择来说,舞台摄影最好使用反应灵敏的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以便抓瞬间,如果使用便携式数码相机,最好选择那些时滞较小的相机,否则拍摄话剧等还勉强可以,拍摄节奏欢快的舞蹈显然成功率就很低了。 2、关于白平衡 一把酸枣 舞台灯光丰富多变,强度和色温的变换也相当大,这些不同颜色、小同强度的光线也是舞台艺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在拍摄时候能准确反映原有的色彩关系比较好。所以除了少数需将人物皮肤作良好色彩还原而光线变化不大的场景可采用手动白平衡模式外,在许多不同效果灯光下拍摄,要纠正某些偏色不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因此一般情况下可采用“自动白平衡”模式,让相机自行处理。这样做一来可留有适当的现场气氛,二来即使有少量的偏色,也可在后期稍作调整。 3、关于准确曝光 由于舞台灯光在安排和设计上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有专业的灯光师来操作,只有准确曝光才能够显示出原有的效果。在拍摄时一般可以采用两种测光方式,如果舞台亮度相对均匀,可以使用偏重中央重点测光功能。如果是拍摄追光灯等或以暗背景为主场景时,就需要使用点测光,以避免环境亮度影响,切实根据重要对象实际亮度来确定曝光量。所以在拍摄像独唱、独舞、独自等环境大主体小的场景时就需要采用点测光;而在拍摄大场面众多演员同时表演时,只要主体集中在相对中心部位或占了较大比率,就可采用中央重点测光或较平均测光模式,这样反而容易得到准确曝光。 我心深处 4、关于抓瞬间 舞姬 舞台摄影主要有两种拍摄内容,一种是拍摄相对静止的对象,比如说像一般的歌唱表演或者乐器表演等等,还有一些是像舞蹈表演之类动作比较快速,变化多端的内容。拍摄后者时不但对器材响应时间有一定要求,而且对摄影师的临场反应也是一个考验。在拍摄动作幅度大的舞台摄影时,一定要预先对焦或者确定大致的焦点,然后半按快门,留有提前量,不然很难抓拍到动作的高潮,甚至常常会出现你打算拍摄正面最后却拍摄到背面的尴尬情况。尽管有些便携式数码相机也有连续拍摄功能,但是在作连续拍摄时快门响应和图像处理都需要时间,对抓瞬间而言,未必真正有显著效果。而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由于动作过程比较迅速,使用连拍的成功率也将提高许多。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参加彩排活动,看看演员们的走向,没有这个机会的话,就要寻找规律对于演员的下一个动作具有一定的预测性。 5、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对舞台上人物动作的反映具有重要作用,快门速度高,快速运动的对象被凝固,人物显得清晰;快门速度低于被摄体的运动速度,即使原来动作很缓慢的对象也呈现虚化的影像。所以,为了达到不同的拍摄目的,要选择不同的快门速度。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比较,在选择快门速度方面有一定优势,因为感光度可以调节,需要提高快门速度时可选择较高的感光度,反之亦然。一般拍摄舞台动作剧烈变化的旋转、跳跃等动作,如需将对象的瞬间凝固在空间,可以参照体育摄影的快门速度,最好使用不低于1/250s的快门速度。要是开足光圈仍然难以满足需要,就可采用提高感光度来相应提局快门速度。要是仍然不够,就可以借助闪光灯作主光源凝固瞬间。 蓝色梦幻 6、如何获得虚实相间的人物形象 通过闪光灯和自然的结合,可以得到一种动静结合、虚实相间的特别效法。如前所说,快门速度低于被摄体运动速度,即使原来动作缓慢的对象也会呈现虚化的影像。而电子闪光灯的闪光时间短,往往在1/1000s左右甚至更短。因此闪光灯可将被摄对象活动的瞬间凝固,形成极其清晰的实像。而将闪光灯和低速快门结合曝光后就可获得很特别的虚实相间成像效果。比如说使用1/15s的快门速度,同时使用闪光灯(可以是相机内置的闪光灯,也可以是外置式闪光灯),这样快门速度和光圈的组合可获得自然感光,但由于曝光时间长,活动的影像将成虚像,从而形成一定的动感。而闪光灯又将活动的对象凝固成极清晰的实像,就构成了虚实相间的人物形象。 就是想跳个舞 身体の旋律 总之,舞台摄影是对摄影者摄影技能的综合能力考验。在舞台摄影中,传统摄影中使用的各种技巧(除了多次曝光外,因数码相机在拍摄时候没有多次曝光功能,但在舞台艺术摄影中借助后期处理,仍然可获得传统摄影中不大可能获得的合成叠放等特殊效果)都可以运用,关键是要针对自己的拍摄目的,采用相应措施,重点发挥数码相机可随时调节感光度以及各种色彩平衡等优势,应该说只要真正熟悉数码相机的功能,数码相机在舞台摄影中是能够发挥比传统相机更大优势的。

文章TAG:舞台  人物  快门  多少  拍舞台人物快门多少  快门值怎么设置  
下一篇